制藥小農女 第八章 姑娘醉酒誘人心(1)
作者︰真希

五月二十八是個大吉大利的好日子,銀皓的十二家藥鋪選在這一日同時開張,就算是活到快上百歲的老人,也從沒見哪個商人敢一口氣在同一個城中開十二家鋪子。

然而奇怪的是,藥鋪同行和周圍鋪子的老板們彷佛商量好一般,竟沒有一人前來恭賀。若是放在平時,哪家商鋪開張,同行和隔壁鋪子的老板都會帶份禮上門。

不過就算沒有同行和鄰居前來恭賀,新藥鋪門口依舊熱鬧非凡,不但請了舞獅,還搭了戲台,並在台前放了桌椅,桌上擺著各式干果點心,且還熬了張天澤親手配制、清熱祛濕的涼茶。

此時天氣炎熱,濕氣也重,百姓光沖著這些涼茶也願意駐足,更何況銀皓還花重金請來了京城最當紅的幾位名角兒,在各個藥鋪門口輪流表演。

路過的百姓們得知不但有免費的戲看以及吃食,還有張神醫配制的涼茶,只要手頭沒有立即要辦的事兒,都紛紛駐足在各藥鋪門口,就連同行或是隔壁鋪子的老板、伙計見狀,也忍不住跑來看戲、蹭涼茶解渴。

百姓們免費看完戲,吃好喝好後,自然要進藥鋪去瞧瞧,向掌櫃道聲恭喜。

結果一進門便被櫃台旁邊掛著的一張診金與藥材的收費價目表吸引,其中有識得幾個字的百姓,仔細瞧過後,當即一臉震驚地向掌櫃確認道︰「請普通坐堂大夫看一回診,不管什麼病,真的只收一百文錢?」

從古至今,看病抓藥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價格,藥鋪老板與大夫都是看人定價,普通百姓的診費、藥價會收得低一點,富戶人家便會收得高一些,若是遇到窮得連診金也付不起的,大多藥鋪多少會免除一些診金或是免費施藥。

自然也有黑心藥商不但不會施藥,還直接將病人趕出去,汪家便是這一類。

掌櫃的揚起一抹溫和的笑意,肯定地點了點頭。說實話,他在藥鋪干了大半輩子,也從沒遇到過這種事,不過他倒是樂見其成。

「醫治各種疾病的藥材也都是明碼標價,只要照著這上頭的價格給銀子就可以?」另一名也識得字的中年男子跟著開口追問。

掌櫃的再次揚笑,肯定地點頭。

見狀,在場的百姓們明白過來後,一邊驚呼,一邊仍有幾分不敢相信,忍不住再三向掌櫃的求證。

其實十年前杭州藥業雖沒有明碼標價過,但有正直公平的張家維護著,藥業井然有序。

張家世代在此經營藥鋪,從前兩代開始,藥會會長一職便一直由張家掌權人擔任,在張家公正嚴明的管事下,杭州藥業得到快速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草藥交易之地。

然而,十二年前,藥會會長張老太爺的獨子張瑞宗押送藥材到外地時,半道突遇水匪劫船身亡。沒過兩年,他的妻兒也在上京途中遭遇水匪打劫,因水匪放火燒船導致妻子身亡,兒子至今下落不明。

張老太爺接連遭受痛失至親的打擊,整整病了大半年才慢慢有所好轉。

從此後,他將自家藥鋪通通交給管事打理,不再出面管理藥行的事,情況因此每況愈下。雖然他並沒有卸任會長之職,但隨著汪建業的勢力一點點壯大,藥行里的事早由汪建業做主。

眾藥商們雖然心里並不服他,可是汪建業不僅是個心狠手辣之人,他還為太醫院供藥,可說是有權有勢,誰人敢去招惹他?

而汪建業一邊暗中打壓沒背景、沒勢力的小藥商,一邊仗著自己的權勢,每年趁著草藥準備上市時,先暗中選出幾種草藥,與跟他交好的藥商一起收購屯著,抬高它們的價格,再將它們高價賣出去。

如此一來,不僅導致百姓們抓藥的費用一年比一年貴,也同樣害苦眾藥商們,為了補齊這些藥材,不得不花高價從汪家手中購買。

所以當藥商們瞧見這張價目表時,雖覺得有些損害自己的利益,可仔細一算,他的定價並不會導致藥鋪虧本,只是讓藥價跌回到十年前。

這幾十年來朝中太平,邊關也無大的戰事,百姓的生活、經濟一直很平穩的成長,所以就算藥價跌回十年前,對他們藥鋪而言也並沒有多大損失。

相反的,若繼續讓汪建業這樣胡作非為下去,總有一天老百姓會忍受不住高價的藥費而生出民變,或是告到京城去,到時杭州城里的藥商都會受到連累。

所以除了幾名與汪家同流合污的藥商很是氣憤不平外,其他藥商反倒樂見其成,更何況這銀皓明顯是沖著汪家而來,他們就更沒有理由抵制他。

掌櫃的隨即又笑咪咪開口道︰「今日藥鋪開張,東家決定免三日診金,藥材打八折,各位家中有需要看病的親人,只管帶來咱們的藥鋪。」

才剛從前面的震驚中回過神來,又听到這個驚喜,百姓們還以為自己听錯了,忙讓掌櫃的再復述一遍,隨即有一半的百姓立即沖出門外,準備回家帶生病的親人前來,另一半仍有些不敢相信,直接走到一旁的坐堂大夫面前,當場確認。

銀皓早料到這消息一放出,定會有些無病的人也來蹭診,于是掌櫃的再次開口,「各位且慢,我東家還有一句話,若有人見是免費的就跑來診病,被大夫診出來沒病,就得按價給診金。」

一听這話,原本存著蹭診心思的人立即打消念頭,也有一些的確有病癥的,則大方坐下來請大夫診脈。

與此同時,汪家父子站在自家最大的一間藥鋪二樓,看著對面銀皓最大的藥鋪門外以及周圍幾家新藥鋪,都排著許多等著瞧病的病人,心里恨得咬牙。

「爹,銀皓這一招實在太陰狠了,若真依他這個法子診病抓藥,那咱們家……」汪東陽實在說不下去。

「哼,我就不信找不到法子治他!」這些年他也曾遇到過不服自己的藥商,可結果呢?還不是都沉到了河中,消失無蹤。

「可咱們至今還查不出他到底是個什麼來頭。」

「除非他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否則,總有一日我定會查出他的身分。」汪建業目光陰鷲,暗握著拳頭。

銀皓並沒有一一前去各個新藥鋪查看,只派了鄭峰和陳軒代他前去,自己則留在最大的藥鋪保濟堂里。

今日雖沒有同行或周圍鄰居前來恭賀,不過倒來了不少找張天澤看病的病人。

前些日子張天澤的名聲便已從京城傳到杭州,而他來到杭州的這些日子也沒閑著。

當時銀皓的藥鋪還在籌備中,其他藥鋪老板得知他與銀皓的關系,自然不敢請他坐堂,于是他便在市集上擺攤子看診,若富戶人家來請,診費加倍,到府診病。

他本就醫術高超,短短半個月,名聲早傳到十里外的各城鎮去了,所以除了不少慕名而來的病人,城中一些曾請他看過病的富戶人家,得知銀皓是他的義子,忙吩咐管事送來賀禮。

由于眾人都只敢派人送禮,于是陳世忠一家倒成了銀皓唯一的座上賓客。

「銀哥哥,這是我親手寫的,還望你不要嫌棄。」陳斌人小,膽子倒一點也不小,加上從小時常瞧父親救回一些落難的人,因此第一次見到銀皓時,瞧著他臉上那塊銀色面具,不但不覺得害怕,還主動上前向他打招呼。

這些日子陳斌下學後,時常隨父親來銀府看姊姊,因為姊姊忙著學習制藥丸,他只好跟在父親身邊,听父親與銀皓談話。

銀皓見他竟不懼怕自己,便也主動與他聊天,兩人因此慢慢熟悉起來。

銀皓笑著接過陳斌手上的對聯,瞧著上面寫著「爆竹幾聲來吉利,藥湯一劑保平安」,笑道︰「幾日不見,這字又長進了不少。我這就讓人將它裱起來,掛在堂上。」

陳斌一听,忙害羞地搖頭道︰「銀哥哥,我這字寫得並不好,等我再練練,重新寫一張好的拿來再裱。」

「不用重寫,我覺得這一張就很好了。」銀皓勾起一抹笑,伸手撫了撫他的頭,「我讓人買了你愛吃的糖葫蘆放在屋里。」

「真的!」陳斌眼楮一亮,當即朝里面奔去。

「這個小饞貓,讓銀公子見笑了。」跟在陳斌身後的陳世忠見狀,失笑地搖了搖頭。

「我小時候跟他一樣貪嘴。陳老爺快請里面坐。」

今兒藥鋪開張,張天澤便給陳紫萁放了兩天假,一則是心疼她自開始學習制藥後,十來天整日待在藥房學習。二則是藥鋪開張後,他更加不得閑,暫時得親自在藥鋪坐診,這看一整天病下來,很是耗費心神,晚上自然沒力氣再教她。

陳紫萁雖听師傅的話,當晚便回家去了,但今兒一早她便帶著蘭草與王嬤嬤去菜市場買了幾籃子新鮮的魚肉蔬菜,來到保濟堂後院的廚房。

這些日子晚上若是師傅回來得早,她便會同師傅及銀皓一起用晚餐,席間,她瞧出比起遼東菜肴,銀皓似乎更喜歡杭州本地的家常菜。

而她除了會種草藥外,做菜的手藝也不錯,本來還在心里思索藥鋪開張,她該送什麼賀禮給銀皓適合,昨晚師傅放她假,她想了想,決定今日中午親手做一桌美味菜肴當作賀禮送給銀皓。

銀皓陪陳世忠吃了一盞茶,閑聊了一會兒,陳世忠便讓他不必在此陪自己,忙他的事去。

銀皓打算回後院的書房,可剛走進後院,一股誘人的菜香味便撲鼻而來,讓他忍不住停下腳步,又突然想到上午鄭峰稟報說陳紫萁帶著丫鬟婆子提來幾籃子菜,似乎準備親自下廚。

所以這菜香味……

略一思索,原本朝書房去的雙腳下意識便轉了方向。

銀皓來到廚房門口,便見陳紫萁穿著一件淡綠色的夏裙,清秀的臉上冒著薄汗,忙著翻炒鍋中的菜,還時不時轉身在菜板上咚咚切著菜,整個人雖忙得似陀螺般轉個不停,卻是亂中有序,看得他一時竟入了迷。

王嬤嬤在灶前負責看顧兩口鍋的柴火,蘭草坐在旁邊的角落洗菜,一時間都沒注意到站在門口的銀皓。

瞧著這一幕,銀皓突然憶起一段往事。小時候他家中很殷實,府中丫鬟婆子幾十人,可他母親只要一有空,就會親自下廚為他和父親準備可口的飯菜。

有一次他上廚房找母親,那時正好是炎熱的夏季,見母親熱得滿頭大汗給他燒他最喜歡吃的西湖醋魚。

待煮好後,他好奇地問母親,「娘,您為何總要自己下廚?府中又不是沒有廚娘,瞧娘做飯累得滿頭大汗,我雖然非常愛吃娘做的飯菜,但瞧著娘如此辛苦,我心里很是難受心疼。」

母親微微一笑,疼愛地撫著他的頭,「我兒終于懂事了,知道心疼人了,娘感到很高興。不過,你知道娘為何總喜歡親手為你和父親做菜嗎?」

他搖了搖頭,想不出來為什麼。

「因為當我瞧見你們父子倆吃著我做的飯菜,臉上洋溢著開心滿足的樣子,娘就感到很快樂、很幸福。」

當時他沒完全理解母親這話的意義,直到失去母親,每當瞧見那道西湖醋魚,便會不由自主想起母親滿頭大汗在廚房燒菜的樣子,以及他與父親吃她親手燒的菜時,母親臉上的那抹笑容。

他這才漸漸明白,母親的快樂幸福源自于對他和父親的愛。

這些年他一心撲在如何讓自己變強大,好為母親報仇上,對于兒女情事,他不懂,這些年也從沒遇到過讓他心動的姑娘,是義父在旁敲打他,才讓他看清自己對陳姑娘的關心是出于喜歡。

他知道此時站在這悶熱廚房內為他做飯菜的姑娘,心里對他只是存著感激之情,不過,他既已認定她,那他一定會努力讓她也喜歡上自己。

陳紫萁將燒好的西湖醋魚裝盤,舀水洗鍋,準備燒下一道菜。

直到這時她才終于察覺有一道熱切的目光緊緊盯著自己,她下意識側頭一瞧,正好與銀皓的陣子直直對上。

由于彼此都沒料到,兩人頓時皆是一怔。

「前面忙完了?」陳紫萁回過神,壓下心底的慌亂,朝他微微一笑。

「嗯。」瞧著她臉上那抹明媚的笑意,銀皓忍不住也勾起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點了點頭。

「還剩下三道菜就可以開飯了,你別站在這里,油煙味重,嗆人。」陳紫萁也不知為何想趕他走,只覺得他站在這里,莫名令她感到不自在。

而且她正準備做油燜春筍,油煙味的確重。

銀皓點點頭,轉身離開。

瞧著他遠去的背影,陳紫萁慌亂的心稍稍平復,這才注意到,他一個大男人為何跑來廚房?

轉身瞧見那盤剛做好的西湖醋魚,她當即恍然。

這些日子與他和師傅一起用晚餐時,見他最喜歡吃西湖醋魚,所以她今日才會特地燒這一道菜。

想來他定是被這醋魚的味道吸引,才跑來廚房的吧。

過了片刻,陳紫萁終于把剩下三道菜也燒好,吩咐蘭草將菜端上桌,準備開飯。席間,張天澤瞧著滿滿一大桌的美味菜肴,對陳紫萁不住的夸贊,夸得她都快不好意思抬起頭來了。

因只有陳家人,再加上兩家十分相熟,也就不分內外席,大家同坐在一張大桌上用餐。

陳紫萁也沒做什麼特別名貴的菜肴,只是些杭州特色家常菜,東坡燜肉、西湖醋魚、叫花童子雞、鹵鴨、老鴨煲、干炸響鈴、龍井蝦仁、西湖蓴菜湯等,另外做了幾樣遼東面食。

張天澤開了一壇陳年佳釀,是京城一位家中世代釀酒的老板為感謝他治好自個兒長年的隱疾,特地將自家存了二十多年的女兒紅送給他的。

陳紫萁聞著那醇厚誘人的酒香味,忍不住也討了一杯來喝。

「丫頭,怎麼樣,要不要再來一杯?」張天澤笑問著。

陳紫萁抿了一小口,贊道︰「果然不愧是存了二十年的女兒紅!入口純香綿軟、清冽——」只是她正準備說再來一杯,沒想到銀皓突然出聲打斷。

「義父,陳姑娘是女兒家,您不能勸她酒。」銀皓也不知為何,想也不想便出聲阻止。

張天澤立即瞪眼瞅著他,「女兒家怎麼了?一瞧丫頭那喝酒的樣子,就知道是個貫常會喝的。哼,說不定酒量比你還好呢!」

陳紫萁被張天澤言中,小臉頓時一紅。

陳世忠倒沒覺得女兒會喝酒是件丟人的事,不過還是出聲解釋道︰「我家里平時都會泡些養生的藥酒,有時孩子們只是輕微著涼,便直接讓他們喝杯藥酒發發汗,倒讓老哥和銀公子見笑了。」「藥酒本就是個好東西,是這小子見識少,才跳出來管閑事。」張天澤一臉幸災樂禍地瞧著義子突然漲紅的臉色,暗自得意,終于有機會瞧見你這張萬年不變色的臉變色了,可真是不容易啊。

他側頭瞧了瞧陳紫萁,這些日子這丫頭一門心思撲在練習制藥上,平日對銀皓客氣有禮,瞧這樣子只怕她對銀皓並沒有別的心思。

[快捷鍵︰←]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玫瑰言情網拒絕任何涉及政治、黃色、破壞和諧社會的內容。書友如發現相關內容,歡迎舉報,我們將嚴肅處理。

作品制藥小農女內容本身僅代表作者真希本人的觀點,與玫瑰言情網立場無關。
閱讀者如發現作品內容確有與法律抵觸之處,可向玫瑰言情網舉報。 如因而由此導致任何法律問題或後果,玫瑰言情網均不負任何責任。

玫瑰言情網做最專業的言情小說網,喜歡看言情小說的你,請記住我們的網址www.mgyq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