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 第五部分
作者:西岭雪

第85节沙场上谁是真英雄(1)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蛩;三尺剑,六钧弓,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九阿哥福临女乃声女乃气却口齿清楚地背诵着,小小年纪,似乎已经很懂得声律的韵味,念得抑扬顿挫,有板有眼。

娜木钟蹑手蹑脚地走来,隔窗笑道:“庄妃大学士也太课子严苛了,才三四岁大的毛孩子,每天不是习武,就是学文,也该叫阿哥休息玩耍一会儿才是。”

庄妃只顾听儿子背书,竟未留意到娜木钟进来,闻声忙起身含笑相迎,又嗔着丫环道:“贵妃娘娘进来,怎么也不通报?越来越不懂规矩。”

娜木钟笑道:“你别骂她们,是我不叫声张,想进来吓你一跳的。”

庄妃笑道:“你也是就快做娘的人了,怎么反倒比前淘气些。”因命忍冬带福临去里屋做功课,叫看着不许偷懒,背熟这一篇对课才许休息。

娜木钟摇头道:“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我总不知你叫孩子念这些做什么,咱们蒙古人,祖祖辈辈马背上长大,草原上埋身,要那么多诗词学问有什么用?正经学学弯弓射箭还差不多,明儿皇上打下中原,也好封个亲王管理一方。”

庄妃微笑不答,心中不屑,暗道:封个亲王?福临将来是要做皇上,入主中原,坐殿金銮的,不学习汉人的学问,又怎么管理朝政,令汉人臣服呢?然而这番话却不必与外人说起,因只看着娜木钟的肚子问:“有三个月了吧?倒不大显。感觉怎样?”

娜木钟道:“也没怎的,只是每日里从早到晚地想吃酸。”

庄妃“唉哟”一声笑道:“酸男辣女,这是好兆头呀,该不是我们福临就要有弟弟了吧。”又道,“好在是夏天,新鲜果子多的是,想吃酸倒也不难,别亏着自己。”遂催着丫环捡极酸的果子送上来,又让把西域才送来的还魂草沏一壶来。

娜木钟忙止住说道:“皇上也赏过我的,只是那草茶怪香怪气,我很不习惯,自从开罐尝过一次,便放在那里再没有动过。你若喜欢,我叫丫环拿来给你。”隔一下又冷笑道,“这些吃的喝的,皇上倒是雨露均沾,不分彼此的,有东宫的,也必会有西宫的,甚至两侧宫的妃子也都有份,却又值什么呢?那年你给皇上写折子,说是‘何必珍珠慰寂寥’,真真说得不错。‘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我这麟趾宫早晚也该改个名字,叫做‘广寒宫’才好了。”

庄妃笑道:“哟,刚说想吃酸,这就拈上醋了。还好意思抱怨,要真是广寒宫,嫦娥的肚子可就怎么大起来了呢?难道果真是玉兔捣的灵药,炼的仙丹,有这么大本事不成?”

说得连丫环们都握着嘴笑起来,又不敢,只好死忍,挤眉弄眼地做出种种怪状。娜木钟不好意思起来,推庄妃道:“拿你当正经人说两句心里话,你倒编排这些巧话儿损人,倒让奴才看笑话。如此我便走了,看谁以后再来理你?”

庄妃忙笑着拉住道:“别走,娘娘好歹原谅我这一回吧。我原本是看贵妃娘娘有孕在身,一心效仿那古人戏彩斑衣,逗娘娘笑一回解解闷儿,身子也好了,心里也松快了,不想倒惹娘娘不高兴,这才是弄巧成拙呢,小的便在这里叩头谢罪可好?”

弄得贵妃无法,啐道:“好也是你歹也是你,别说皇上,便是我也拿你没法子。”

庄妃笑道:“要说皇上对你也还算好的,况且也不是冷着你一个人,自从松山、锦州一带打起来,松松紧紧地打了两年,咱们总也没有占到什么好处,可谓建京以来打的最艰难的一场仗。如今皇上枕革待旦,一年里倒有大半年不在京里,难得回来几天,倒让你和绮蕾一齐怀了孕,还不够庆幸的?”

娜木钟恨道:“谁愿同那罪人一道养胎?她也配?这件事,说起来都是皇后娘娘不好,怎么悄没声儿地就把个罪人从禅房里拉出来,又眼不见地塞给皇上了呢?想当年我们多不容易才把这狐狸精锁进笼子里,这倒好,她一声不响,就又放虎归山了。”

大玉儿一愣,“狐狸精”的说法她是第一次听见,以往有人称绮蕾为那个察哈尔的刺客,那贱人,罪人,甚至那尼姑,也有过说她会妖术,擅使魇魔法儿,装狐媚子媚主的,然而这样直统统地称其为“狐狸精”却是第一次,倒像是汉人的口吻。

不过细想一下,绮蕾还真是有几分狐相:她尖尖的下巴,小小的嘴,还有那双温顺里带着倔犟、沉静中露出锋芒、忽然灵动起来却是明光流丽的一双眼睛,可不就像是一只狐狸?

大玉儿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哥哥吴克善在草原上猎过狐,有一次猎到一只受伤未死的白脸狐狸,一时兴起便不许杀,竟带回家养起来。当时已经长成一个大美人的姐姐海兰珠格格曾嘲笑她说:“这种狐狸有个名字叫玉面狐,你又叫玉儿,难怪你喜欢它。”后来因为那狐狸咬断绳索逃走,逃走前还咬死了两只鸡,海兰珠叹道:“这才是汉人说的,养狐为患呢。”记得当时自己还取笑姐姐错了,说那句成语该是叫做“养虎为患”的。如今想来,竟还是姐姐说得对,简直一语成谮。

现在,娜木钟说绮蕾重新入主关睢爆是“放虎归山”,那是又一次指狐为虎了。大玉儿不仅深深叹息,也许,这便是命运吧?

那段日子她正在养息中,阿哥未满百日,不许出宫。直到那日皇后娘娘送“百岁馒头”来,才故意轻描淡写地提起,皇上已经再纳绮蕾为妃,仍赐住必睢爆,虽无封号,但一切配享与五宫无异。

月子中的大玉儿听了,直气得眼冒金星,四肢无力。刚刚送走了一个海兰珠,又来了一个绮蕾,这两个人,一而二,二而一,怎么竟是阴魂不散呢?人们传说八阿哥和福临是一条命,难道海兰珠和绮蕾,也其实是一个人吗,一个打不死送不走的九世狐狸?

但是她又能怎样呢?一个月子中的产妇,难道能打炕上跳下来,奔去关睢爆找那个绮蕾理论不成?况且就算她可以出宫,又能对皇上说什么呢?他是万民之上,九五之尊,他要宠爱就宠爱谁,想封谁为妃就封谁为妃。而自己,只是他众多的选择之一,又能对他的其他选择说什么呢?

就像此时,她听到了贵妃的抱怨,句句都是自己心声,可是也决不能随声附和流露出丝毫怨恕之意,因为皇后是自己的亲姑姑,她不可以让别人察觉到自己与姑姑的隔阂而反过来轻视了自己的势力和背景。娜木钟就是因为看不透这一点,才一边拉拢着巴特玛一边却无肆无忌惮地嘲骂贬斥她,而让人们并不真正把她们看成团结的一派的。自己是要做大事有大志的人,却不能这般沉不住气。

因此任凭娜木钟抱怨不休,大玉儿只是不动声色,直到娜木钟骂得尽兴骂得累了,她才适时点了一句:“只要她一天得不到封号,就一天不可能越过你我的头去;怕只怕她肚子里究竟不知是男是女,俗话说母以子贵,如果她这回生了儿子,那么皇上就可以这点理由册封她了,豪格的娘不是封了继妃吗。”

第86节沙场上谁是真英雄(2)

娜木钟一言惊醒,踌躇起来:“她和我脚跟脚儿地有了身孕,算日子还比我早着几天,算起来最多再过两三个月也就该有个信儿了。这倒要好好问问太医。”忽又抿嘴儿一笑,挤眉弄眼地道,“我听说,我听说那狐狸精自有了身孕后,忽又装起正经来,说什么也不肯和皇上同房,且在宫里面重新设立神座,每天拜神念经地,只差没有重新吃起长斋来,不知是什么意思。莫不是养精蓄锐,吸了阳气就做起法来了?”

庄妃听她如此胡诌,失笑道:“一派胡言。哪里真有这么邪门?不过是有孕在身,不爽快是有的。”

娜木钟也笑道:“那便天保佑,她一辈子身子不爽也就罢了。”忽又想起一事,问道:“你每天看了诗书看兵法,又天天打听前线战报,到底知不知道皇上什么时候回来?”

庄妃忧心忡忡地叹一口气,答非所问:“崇祯这回派的可是洪承畴。”

娜木钟道:“洪承畴便怎的?他很厉害么,有三头六臂?”

庄妃笑道:“是不是三头六臂我倒没见过,但是他的名字却没少听说。他是蓟辽总督,战功无数,又是出名的常胜将军,行军带兵都很有一套。年初我们的人兵临锦州,本来已经占了上风的,但是明主朱由检派了洪承畴统领十三万大兵救援,内中又有吴三桂等八总兵,都是有名的大将,早先我陪皇上审奏章,看到前线抄来的邸报,上面说‘援锦大军,用兵异于前,锦州围城之兵势不可挡’,竟是要与我们决一死战。要不,皇上也不会御驾亲征,自己率八旗精锐驰援不算,还调集蒙古科尔沁、巴图鲁两部协助,连我哥哥吴克善都领兵上了前线,奉命守卫杏山,声援锦州。这一仗,必然会打得很吃力,胜负很是难断。”

娜木钟并不以为意:“管他是天兵天将,皇上也一定旗开得胜。咱们大清的仗还打得少吗?蒙古也好,满人也好,都是马背上长大、出生入死惯了的,不比那些明军,养尊处优,腿脚早就懒了,哪里还拿得动枪拉得开弓?洪承畴又怎样?吴三桂又怎样?咱们还不是有十四爷多尔衮、大阿哥豪格这样的神武大将?”

庄妃原本意在闲谈,再没想到娜木钟会突然提起多尔衮来,乍然听到名字,倒仿佛有千斤重的大锤猛地当胸一击般,顿觉心旌摇荡,耳鸣晕眩,一时竟是痴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娜木钟犹自絮絮不休,饶舌道:“十四爷的福晋死了这许多年了,说是多少王公大臣托人说媒,要把闺女许他,哪想都看不进眼里去。竟不知到底想要个怎么样的天仙神女才肯结亲?又说是他心里其实早有了什么人,却不知为什么不肯光明正大地娶了来,只偷偷模模地往来。有人亲眼看见的,三更半夜有轿子打王府里出来,只不知是什么人。”

一番话只听得大玉儿心惊肉跳,哪里还有心思答她,只含糊点头道:“不过是传说罢了,又不是你我眼见的,哪里便好信他。”

一时娜木钟去了,大玉儿犹自心潮起伏,满耳里只是娜木钟说的多尔衮不肯续弦的话。多尔衮并不是一个忠贞的情人,他在睿亲王府里美姬无数,欲索无求,这些她也都是知道的。但是,他却自睿亲王妃死后,再没有立任何人为福晋甚至侧福晋,她们只能是他的一时之欢,只是他身边床上的一个摆设一个附属,而从不会真正介入他的生命。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惟有自己。

自己才是他的伙伴,他的亲人,他的真正的福晋——不,是他真正的皇后!称王称后,坐拥天下!这是他们的誓言,不是吗?能做他的皇后的,唯有自己!而能最终取得皇位的,将是他们的儿子福临!为了这个目标,她隐忍,她律己,她课子严苛,枕席备战,无一刻松怠。

然而,他们的雄心壮志,终究什么时候才能如愿呢?她和他,又要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堂堂正正地往来,比翼双飞,莲开并蒂呢?

想着,益发思如潮涌,相思之情难抑,遂命丫环铺设文案墨砚,索笔题得七言律一首,诗云:

莫向春雨怨春雷,水自风流花自飞。

卓女情奔司马赋,虞姬血溅霸王旗。

笛声吹彻锦边夜,乡梦飞凌凤殿西。

赠我青丝挂鹿角,为君金鼎煮青梅。

写毕,擎在手中反复吟咏,仍觉未能尽兴,正欲再续一首。恰时福临已经背课完毕,出屋来,看到母亲题诗,便也站在一旁细读,喜不自胜,朗朗评道:“请教额娘,这‘笛声’一联套的可是‘小楼吹彻玉笙寒’之句?这写的是锦州的前线战事,但是‘凤殿’一句又指咱们盛京皇宫,额娘是写给父皇的吗?那么文君琴挑的典故好像不恰当。倒是尾联最妙,儿子最爱这最后一句,逐鹿、问鼎、青梅煮酒论英雄都是中原称主的绝佳典故,额娘这句是说等父皇得了天下,要洗手煮青梅,亲自烹酒相迎。这一句气势好又吉利,父皇看到一定很高兴。”

大玉儿不料他能看破,反惊讶起来,笑道:“福儿真是长大了,竟能鉴赏诗词的好坏,还知道批评用典。额娘这首诗写得不好,你说得对,用典很不恰当,这比喻也为时过早。”说完随手揉了。

埃临可惜起来,抢夺不及,瞒怨道:“额娘怎么撕了?为什么不交给儿子保存起来?”

庄妃笑道:“交给你保存?那是为什么?”

埃临昂然道:“将来我做了皇上,一定颁下御旨,命人将额娘的诗词刊印传世,奉为经典。”

庄妃看到他这般说话,又喜又惊,继则不安,正色道:“福临,你身为皇子,要以天下为己任,想当皇上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不可以将这份心思表露得太早,更不能张扬太过。宫里阿哥众多,像你豪格哥哥那样立过战功的也不在少数,怎么知道将来一定是你做皇上呢?你这样说话,岂非招祸?”

埃临恭敬道:“儿子知错了,额娘教训得对。额娘曾跟儿子说过,皇子当谦和为上,友爱弟兄,万不可自视太高,目无旁人。儿子出语狂妄,请额娘罚我。”

庄妃又爱又叹,忍不住拉过福临抱在怀中道:“你真是聪明的孩子,也的确是帝王之材。你不做皇上,谁来做呢?但是你一定要记得,越是皇子,越要谨言慎行,既不可妄自尊大,亦不可妄自菲薄,出语轻浮。做皇上的人,只有心月复,没有知己。心月复是用来为你卖命的,但是知己,却是偷听你的秘密的。而一个皇子,绝不可以与人分享心事,更不可让人窥破先机,记住了吗?”

埃临一一答应了,问道:“额娘,你几时正式教我写诗?”

庄妃道:“读尽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你如今笔力未健,倘若急于冒进起坏了头儿,只会走上歪路,写坏了笔,以后都难得校正过来。非得宁神静气,不急不躁,且把李、杜、白这三个人的诗读遍了,细细领会,再把王摩诘、李商隐的诗通读一遍。等到这些读得熟了,再回过头细领一回诗经和楚辞中的重要篇章,然后再学写诗不成。”

埃临叹道:“那得到几时啊?若不学写诗,额娘又叫儿子背对课做什么?”

第87节沙场上谁是真英雄(3)

庄妃笑道:“这就叫学以致用,这个用不一定非是用于写诗,亦可用于领略诗文的好处。你背熟了对课,再重新领略古人佳句里的对仗工与不工。若工整时,便是和对课相合了;若不工,则问一回自己这里何以要破。这就是精于工却不必拘于工。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句固好;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虽不工,却也堪称佳对,若拘泥于‘双飞翼’与‘一点通’的对仗倒反而失掉了这份自然天成的韵味。”

埃临拍手道:“我懂了,就像额娘这句‘赠我青丝挂鹿角,为君金鼎煮青梅’。连用了两个青字,原于诗理不合,然而不论是青丝还是青梅,若换作任何一字,都会失了这种江河急流一样的气势。所以只要是好句,对仗工与不工,用字是不是重复,都不必太计较了。”

庄妃含笑道:“你果然明白了。不过你现在还是初入门,这些规矩还是要守的,直等写诗写到‘物华似有平生旧,不待招呼尽入诗’的份儿上,到时候一挥而就,熟极而流,就可以不理这些规矩了。”

埃临自觉这番讲谈有醍醐灌顶般的清彻,浑身舒泰,嘻嘻笑道:“谢谢额娘,儿子领教了。儿子练武的时间到了,这就告别额娘,去鹄场练射了。”

庄妃点头答允,忽见他口里说去,眼中却似有不欲之色,遂问道:“你是不是累了,不想去?如果实在不想去,休息一天也无妨,但是只可以休息一天,下不为例。”

埃临忙道:“儿子不敢偷懒。儿子不是不想,是不敢,鹄场很可怕,老是有些古怪的声音,儿子每每已经瞒准了鹄心,却只是射不中。额娘,儿子可不可以换个地方习射?”

庄妃心里一动,忙命丫环道:“这便传我的话,告诉师傅,给九阿哥换个地场练习,以后不要再到鹄场那边去了。”

埃临大喜,叩头谢了自去。庄妃又追到门前,眼巴巴地看着儿子走远,想起两宫仆从勒死鹄场的惨事,大为不安。那时自己正逢分娩,鹄场上十几条冤魂升天,那冲天怨气曾一度笼罩永福宫徘徊不去,九阿哥生下来便为怨气所袭,受了惊吓,虽文武双全,举止有度,胆量却不足,梦中时有惊悸不安之状。而鹄场上至今阴风阵阵,大白天里人们经过也觉凄凉,虽几次请神驱鬼都不能见效,倒是一块心病。因此低头苦思对策,沉吟不决。

笛声吹彻锦边夜,乡梦飞凌凤殿西。

锦州战场的多尔衮并不知道,他亲生的骨肉正在皇宫后苑一天天地长大,已经长成一个聪颖过人的小小皇帝——那真是一个天生的帝王之材,他禀承着多尔衮的骨血,却冠名以皇太极的子孙,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他都该是大清王朝皇位的惟一继承人——但他真是时时刻刻都牵系着那凤凰楼西的永福宫,那永福宫里的大玉儿啊。

他在等待着,计算着,奋战着,只为了可以早一日得胜还朝,与卿团聚。他想她,想得这样浓烈,以致于皇太极走到他身后都不曾察觉。

“十四弟,你已经在这里站了好久了,可想出什么攻城的好法子没有?”皇太极朗朗笑道,“要是再想不出来,可就又要被范大学士抢功了。”

“范文程?”多尔衮好笑,“范大学士上次用反间计打败了袁崇焕,这次又有什么奇兵高见来对付洪承畴?”

“真是奇兵呢。”皇太极笑道,又指一指范文程,“范大学士,你自己来说吧。”

范文程笑着上前一步,先恭敬地向多尔衮行了大礼,这才缓缓说道:“这次是苦肉计。我听说洪承畴是个孝子,所以派人到处搜捕他的家人,今天已经得了准信儿,他的母亲、妻子、并一儿一女已经一个不落,全部在握,不日就要来到。届时我们再挟家室以胁将军,还怕他不就范吗?”

多尔衮恍然道:“果然是一条毒计。难怪中文里管敌人降服叫‘就范’,我还一直纳闷这‘范’是什么意思,敢情就是你范大学士的范字呀。”说得皇太极大笑起来。范文程羞赦,谦让不已。

棒了两日,果然清兵擒了洪承畴家人来到。皇太极厚礼相待,敬若上宾,于帐中设一席,亲自打横相陪。洪氏一家四口如石像木偶,凛然不惧,虽然被押送着风尘仆仆赶了数天的路,又饥又渴,却视满桌美酒佳肴于无物。且不但是洪氏婆媳如此,便连五岁的小女孩洪妍与弟弟洪开也是这样,小小年纪,竟可忍饥捱饿,抵挡美食诱惑。

皇太极见了,心中暗暗敬佩,原以为妇孺之辈不足挂齿,既然被俘,自是啼哭求饶的,不想竟是这样刚烈女子。遂亲自斟了一杯酒,敬在老夫人面前道:“朕在京时,已久闻洪老夫人巾帼不让须眉,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此即边塞,招呼不招,惟有水酒一杯,为老夫人洗尘。”

洪母置若罔闻,不语不动。皇太极无奈,又敬洪妻一杯,笑道:“洪夫人舟车劳顿,是朕怠慢了,特为夫人治酒压惊,还祝夫人与洪将军早日团圆,共为我大清效力,其乐如何?”

洪妻抬头接过杯来,皇太极以为她心动,正自高兴,不料洪妻将酒随手一洒,正色道:“我们乃是大明子民,只知道真命天子乃是大明崇祯皇帝,尔一塞外胡虏,何敢在此枉自称孤道寡?你放心,我们大明军队少时就要扫平满贼,我与洪将军自然团圆在望,不劳你挂虑。况且就算不能够,然只要大明天下平安,纵我等家破人亡又何惧哉?”说罢将杯子用力掷下,呛啷落地。

皇太极大怒,拔出剑来,指住洪妻喝道:“大胆刁妇,竟敢冒犯天威,就不怕朕立时三刻将你斩于剑下?”话音未落,猛不妨那小女孩洪妍见皇太极恐吓她母亲,急了,一跃而上,竟然猛地抓住皇太极手腕,用力咬下。

皇太极一个不妨为小女孩所袭,又惊又怒,猛一震臂,将女孩摔飞出去,直撞向壁。洪妻大惊,急忙扑前相救,而老夫人自始至终,瞑目盘膝,置若罔闻。

那小女孩在母亲怀中抬起头来,额头一角已经擦破,流下血来,然而目光如炬,炯炯地望着皇太极,竟是毫无惧色。

皇太极一惊,忽然觉得这神情十分熟悉,竟好像在哪儿见过一般。回思之下,猛省起来,这不是那夜绮蕾试图以琴弦勒杀自己而被自己震飞下床后的眼神吗?这小小的女孩,这愤怒的眼神,清秀而苍白,柔弱而倔犟,俨然又是一个绮蕾了。不禁一时心软,咳地一声,拔脚离去。

侍卫已经闻声冲进帐来,跪听皇令:“请皇上吩咐。”皇太极挥一挥袖,只道:“将他们看押好,不必捆绑,酒菜侍候,明日我有用处。”

是夜,洪氏一家被安置在清军帐中,除了帐外有士兵把守外,并不加以更多束缚。而帐中案上,放满了新衣玩物,并军中能打点得到的各种水果糕点,便连皇太极平日与众士兵同食同宿,也难得这般奢侈。然而洪家老小仍是不闻不问,彼此也并不议论交谈,仿佛对眼前的困境早已成竹在胸毫无顾虑似的。

第88节沙场上谁是真英雄(4)

侍卫窥其动静,如实报与皇上。皇太极听了,暗暗纳罕,细问:“大人也还罢了,难道两个孩子也不吵不闹吗?”

侍卫答:“那个小男孩是饿的,有一次偷偷牵她姐姐的衣襟意思要吃的,但是她姐姐抱他到一边去说了半天悄悄话,我们在帐外听不到,后来小男孩就不闹了。她们母亲和祖母反而不关心。”

皇太极听了,无法可想,叹道:“有这样的家人,洪承畴之气节魄力可想而知。若是大清也能得到这般猛将,何事不成?”遂传令下去,两军交战时,若遇洪承畴,尽可能生擒而返。

次日锦州城下,皇太极命八旗列队,令士兵押着洪氏一家四口,推至大军最前方,缚于柱上。又挑了数十个精通汉话的士兵一齐向城上喊话,许诺洪承畴只要降清为臣,就赦免他全家无罪,且赏以高官厚禄,否则,便将洪门老小当众开膛破肚,血祭战争中死去的八旗将士。

洪承畴于城头之上见了,大惊失色,虎目含泪,大喊:“娘,恕孩儿不孝,不能相救。若娘今日有何不测,孩儿他日必斩清贼头颅向母亲谢罪。”明军也都义愤真膺,交口大骂皇太极手段卑鄙,挟人母以邀战,非男儿所为。

皇太极哈哈大笑,令将士齐声喊话道:“洪承畴,你枉称孝义,难道要置老母幼子性命于不顾吗?你又算什么英雄?算什么男人?”

如是三番,洪承畴只是痛骂不已,并从城上射下箭簇百支,射死了几十个喊话的兵士。然而旗兵向来勇猛,并不畏死,但有士兵倒下,立刻便有更多人涌上,对着城头叫骂喊话。那旗人士兵久在边塞,有什么不敢说不敢骂的,直将天下有的没的,满人的汉人的脏话混话只管满口胡说,先还只是劝降,后来便只是骂人,渐渐愈发无状,辱及妇女先人,甚或造谣泄愤,只管嘴里尽兴的,叫道:“皇上已经许了我们,将你夫人赏给三军,每天侍奉一个账蓬,让兄弟们轮流享受,也尝尝汉人贵妇的滋味。”又道是,“昨晚上我兄弟已经享受过了,说是滋味好得很哪,今晚就轮到我了,我做了你老婆的男人世间,我不就成了你这个老匹夫了,那与你也算是有点交情了。”片刻之间竟将洪妻在口头上奸婬了数十遍,直气得洪承畴目眦欲裂,大声喝命:“放箭!放箭!傍我杀!”

瞬时之间,箭林如雨,旗人虽举盾相挡,仍被射死无数。那些士兵们多有父子兄弟一齐上阵的,见亲人死亡,又怒又痛,遂不管不顾,竟连皇太极的命令也不听,将洪门一家自柱上解下,一边押着后退,一边用力鞭打,便当着城上城下千万人的面,打了个扑头盖脸,且一边打一边仍唾骂羞辱,粗话不绝。

两个孩子吃不住疼,只顾躲闪哭叫起来。洪老夫人仍是泥胎石塑一般,瞑目养神,不语不动。洪妻奋力挣扎着,喝命女儿:“洪妍,不许哭!洪开,不许哭!不许给你们的爹丢脸!不许给我们洪家丢脸!”

洪妍听到娘教训,立即收声止住哭泣,虽疼得小脸扭曲抽搐也不哼一声;洪开却毕竟年幼无知,大哭大叫起来:“娘,我疼呀,爹,我疼呀。爹,你快来救我呀,救我呀!”

那些旗兵听得哭声,更加得意尽兴,源源本本将这哭声放大数十倍向着城头喊话上去,一齐哭爹叫娘,学得惟妙惟肖,喊着:“爹啊,我疼啊,救我呀!”

那数十个粗鲁汉子竟学三岁稚儿的口吻哭叫求救,本来甚是滑稽,然而城上的将士们听了,却是心如刀绞,不忍卒闻。洪承畴的亲兵侍卫含泪请求:“将军,我们打开城门冲出去吧,不能再让他们这样羞辱夫人和小鲍子!”

洪承畴钢牙咬碎,却只往肚子里吞,断然道:“万万不可!他们百般挑恤,就是等我们打开城门,如今我们的将士心浮气燥,只想救人,不想厮杀,必会畏首畏尾,投鼠忌器。那时清贼势必趁机破城,我洪承畴可就成了大明的罪人了。”

亲兵道:“不然,就让末将率百十精英杀出去,抢得夫人回来。”

洪承畴仍道不可:“我们想得到这一招,那皇太极岂有想不到的?说不定他就是等着我们用这一招了,届时他们便可俘虏了我们更多的人做为要胁之资。若是牺牲我洪氏一家,便可保得大明万代江山,我洪氏岂有憾哉?”眼看众兵士先因旗兵百般辱骂洪夫人而俱感面上无光,灰头土脸,便如被人当众吐了一脸唾沫一般;继而洪开又哭得军心动摇,了无斗志,都眼巴巴地望着自己拿主意。知道若是这一刻再拖延纠缠,必使军心涣散,张惶无主。遂痛下决心,咬牙自亲兵手中接过弓箭来,弯弓瞄准,竟然对着儿子洪开的胸口,一箭射去。

城上城下的人一齐大叫起来,救援不及,只听得那小小的三岁孩儿惨呼一声:“爹呀!”毙于箭下,死在他亲爹的手中。洪妍撕心裂腑地大叫一声“弟弟——”向前猛冲,却挣不开押缚士兵的手,又急又痛,一口血喷出,竟晕倒过去。

一时两军将士都屏息静气,连丝喘息声不闻。连皇太极与多尔衮等也都惊得呆了,再也意想不到洪承畴会出此置之死地而后生,杀子明志之计。

第89节沙场上谁是真英雄(5)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着的洪老夫人却忽然睁开眼来,冲着城上大喝:“杀得好!儿子,杀得好!你不愧是我们洪家的人!杀呀,再给我一箭,杀了我,不要顾惜你的老母,你要为了天下所有的母亲而牺牲你自己,我将为你骄傲,儿子!杀了我,杀出我们大明将士的志气来,杀一个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杀了清贼妄想觊觎我大明江山的贼子野心!”

任凭她唾骂喝叫,八旗士兵竟无一言可回,他们都被这老妇人的气概惊呆了。一个手无寸铁的老人,一个三岁孩子的祖母,竟可以这样视生死于不顾,面对八旗百万铁骑而无惧色,他们都是自命英雄的好汉,岂能不愧?谁家没有父母,谁人不生子孙,试问如果有一天异地相处,别人这样凌辱他们的老母幼儿,他们又当如何?

众旗兵一时垂头丧气,鸦鹊无声。押着洪家人的士兵都本能地撒开手来,任他们母子姐弟见最后一面。

洪夫人一步一步地走过来,抱起儿子,看着他柔弱娇小的身子在自己的怀中软绵绵地渐渐僵冷,只觉心胆俱裂,她抬起头看一看城头的丈夫又低下头看一看怀中的儿子,几乎不能相信眼前的一幕是真实的,这样的人间惨剧竟然真的发生了,老天爷难道是没有眼睛的吗?

那洪夫人自小锦衣玉食,生来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被父母家人捧在手心里长大,嫁了洪承畴之后更是使奴唤婢,尊荣威仪,平日里便是粗话也不曾听过一句,并连下人们斗嘴也不敢叫她听到,一生中何曾受过今天这般委屈。因此方才被士兵们在言语中百般侮辱的时候,她已经是存了必死的心,此刻见到儿子惨死于丈夫的箭下,更无生意。

死志即萌,万念俱灰,她用手轻轻阖上儿子的眼睛,看也不看环绕周围的士兵,却低低地唱起一首催眠歌来。儿子睡着了,她不要儿子再看到眼前血腥的一切,她就像每天哄儿子入睡一样地给他唱歌,让他睡一个长长的好觉。

那温柔的歌声仿佛有一种奇异的力量,低沉而清晰,响彻两军,让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漫天血雨都被母亲的歌声吹散了,利箭的伤痕也被母爱所抚平。她的儿子不会再痛苦,也不会孤单,她将会陪他一起远离这厮杀,这羞辱,这胁迫,他们的灵魂将自由地飞走,一起回去温暖的家中。

她放下他的身体,缓缓站起来,走向那些士兵。那些士兵竟然本能地后退,在这样一个心碎的母亲面前,他们终于觉得了愧意,为他们方才那些肆无忌惮的粗俗和不敬觉得罪恶和不耻。这个女人,这个在眨眼之间失去了儿子的母亲,这个刚刚才承受了极度的羞辱接着又眼见了极度的残忍的悲痛的女人,她在此刻已经晋升为神。

包让人惊异的,是这个女神忽然笑了,笑得那么坦荡,明丽,毫无怨愤,她对着城头的丈夫,对着大明的方向再望了深深一眼,猛回头,向着一个士兵的长矛猛冲过来。那士兵躲闪不迭,矛尖贯胸而入,洪夫人双手抓住长矛,再一用力,长矛穿过身体,将她自己钉死在立柱上。

她站在那里,泪流下来,血流下来,面色痛苦不堪,嘴角却噙着微笑,这笑容是如此痛楚而高洁,竟让那个持矛的士兵忍不住对着她跪了下去,连他身后那些刚才辱骂过洪夫人的士兵也都一齐跪下来,仿佛在神的面前为了自己的罪行忏悔。

洪承畴在城上见了,便如那长矛将他穿透了一般,痛不可抑,竟将牙也咬碎半颗。身后的将士们再也按捺不住,叫道:“将军,再不要犹豫了,我们趁现在杀出去,为洪夫人报仇!”

“为洪夫人报仇!为洪夫人报仇!为洪夫人报仇!”将士们斗志汹涌,群情激愤,都摩拳擦掌,只恨不得立刻杀出,杀他一个痛快。

洪承畴见此时再无后顾之忧,遂猛一挥手:“好!开城,杀出去,无论亲仇,不须留情,我们洪家,岂可受满贼要胁!”

“杀!”大明将士们一片欢呼,顿时打开城门,冲杀出去。此时将士们俱已红了眼,以一当十,奋不顾身。

而八旗兵士再没想到一场挑衅会是这样的结果,都为洪门一家的气概所震慑,心中又愧又惧,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哪里还有斗志,只草草应战,便鸣金收兵,退之不已。转眼不见,便连洪夫人及公子的尸体也被明军抢回。

这一战,清军大败而回,受到明清交战以来最大的一次重挫。而皇太极,也继绮蕾之后,终于又领略了一个女人的刚烈究竟可以达到怎样的伟大和神奇。

第90节相逢何必曾相识(1)

正月三十这日一早,天上便落起雪粒子来,下得又急又密,直如筛沙一般。至午后雪势渐缓,形容却是越来越大,初如梅花,后似鹅毛,继尔竟是搓棉扯絮,扑天盖地。

爆殿屋宇俱是银妆素裹,再也看不到黄绿琉璃红墙紫架,触目白茫茫一片,看得人心慌慌的,好像走在最熟悉的地方也会迷路似的。宫人们行步匆匆,走个面对面都看不清楚,食盒从御膳房端到凤凰楼已经凉透,都说:“好大雪,多少年都不曾见过的。”

因五宫之中倒有麟趾、关睢两宫主子都在坐月子,另开炉灶,哲哲索性停了凤凰楼大殿的午宴之聚,只命各宫饮馔由丫环自去御膳房领取,回宫后重新开火加热,各自用膳。只不曾废了每日早请安的规矩。

这日福临一早穿戴了往清宁宫来给皇后娘娘磕头,哲哲含笑受了,命迎春赏下一早备好的金锞元宝,又赏寿面。庄妃代谢了,又让着各宫娘娘领面。各宫少不得也有礼物奉赠。

哲哲心中欢喜,笑道:“近来咱们后宫接二连三地大喜讯,可也真是好日子,难怪有这一场好雪。先是十四格格的满月酒,刚喝过没几天,接着是十阿哥出生,今儿又是九阿哥的好日子,且一早皇上前线有信来,邸报里说连战大捷,皇上龙颜大悦呢。”

妃子们听了,俱喜形于色,抢着问:“皇上有旨么?还说了什么?到底几时回来?”

哲哲笑道:“说是松山、锦州俱已攻下,敌军首将冀辽总督洪承畴也被生擒,这可是皇上近两年来的最大月复敌呀。”

庄妃讶然道:“洪承畴被生擒?果然是大喜讯。”众妃也都欢欣鼓舞,向福临道:“今儿是九阿哥好日子,咱们便借这碗寿面好好庆一庆。”

埃临却紧拧了双眉,扼腕叹息道:“前线战事如火如荼,恨我不能上阵杀敌,助父皇一臂之力,藏在后宫里养尊处优,不是男儿所为。皇后娘娘,福临今年已经五岁,是大人了,这便请娘娘允许我追随皇阿玛一起上战场,英勇杀敌,建功立业。”

众妃俱笑起来:“九阿哥五岁了么?是大人了么?”

埃临焦急,板起脸道:“不知娘娘们笑什么?是福临说错了么?师傅们也说过我骑射都已出师,可以做满洲的巴图鲁。难道娘娘们不相信么?”

说得妃子们都庄颜重色,点头道:“说得不错,是我们笑错了,九阿哥着实英勇能干。”却又扭过头挤眉弄眼而笑。惟庄妃一言不发,坦然自若。

哲哲招福临过来坐在自己身边,将手抚模着他后颈,柔声安慰道:“九阿哥文武全才,有勇有谋,再过几年,真是可以领兵作战,替皇阿玛分忧了。不过这几年,还是要在你额娘身边多多受教,直到长得比你额娘还高了,才可以出征,知道吗?你想想看,哪有比女人还矮的巴图鲁呢?”

埃临听了,转眼将庄妃看了一看,又比一比自己,这才作罢,低头答应。众妃俱又笑了,纷纷道:“还是娘娘金言,令人诚服。”大玉儿也忍不住笑了。

哲哲又道:“日子过得也真快,现在我记起九阿哥出生的情形还后怕呢,大夫们都说只怕生不下来,一转眼倒这么大了,都想着要上阵杀敌了。”

这话却触动了迎春的心事,不禁脸上一僵,心下黯然,便暗暗地向剪秋、忍冬招手,引她们出来,悄悄儿地道:“今儿是九阿哥的生日,也是伴夏的祭日,我心里想着,咱们四个一同进宫,各自分房,虽然不是天天早晚在一处,心却不曾分开过的,便如亲姐妹一般。往年每每想着要替她焚些元宝蜡烛纸钱檀香,只恨咱们身在宫中,不得不守规矩,便心里再有想头,也不敢轻举妄动。今天这雪下得好,倒叫我又想起她的冤情来,这转眼也有五年了,伴夏的灵魂儿也不知安歇了没有。我有心要祭拜一回,也算尽一尽姐妹的情份。也不用走远,就到鹄场上告祭一回便好,扒开雪地化过纸钱,再用雪把灰烬一埋,日后雪化了,泥里水里,再没人知道。不知你们怎样说?”

剪秋、忍冬听了,也都伤感难过,都说:“很是,正该如此。”

迎春又道:“等下娘娘要到关睢爆去宣旨,我少不得要跟着,等娘娘办完了事,歇了午觉才好去找你们。你们且想着怎么走一走守门太监的门路,放咱们出去,只是要做得隐秘,若传出去给娘娘们知道,大不得了。”剪秋脸上微微一红,思忖一回方道:“这个我去布置,总之不叫一个多口舌的人知道咱们行动便是。”忍冬便说:“那我负责准备火烛纸钱。”

三人计议停当,迎春便抽身回来,剪秋和忍冬故意停一下才慢慢地捱进屋来,各自在淑妃庄妃身后站立,偷偷向主子脸上望去,却见神色古怪,悻悻然的样子,却又不像是冲自己生气,又听哲哲说:“毕竟也算是一件后宫的大喜事,皇上既这么高兴,咱们总也得鼓舞起来,倒是商议着,怎么替关睢爆贺喜庆祝一回才是。”越发模不着头脑,都猜不出这一会功夫又出了什么新闻。

惟有迎春因为一早陪哲哲阅过圣旨,知道是那事已经宣过了,打量着晨会将散,早取出大毛氅来备下。果然哲哲又说两句话,便叫各宫散去,披了那氅,命迎春将灶上的粥盛了,用个里外发烧的皮套子裹严,一个小太监打伞,另一个捧了圣旨,顶风冒雪地,一路向关睢爆来。

必睢爆绮蕾抱着初生的女儿拥被坐着,素玛生起炉子来,又怕绮蕾冷,又怕被烟火薰着,百般调弄那烟囱,笑道:“人家说瑞雪兆丰年,这便是瑞雪了吧?”

忽然小丫环来报皇后娘娘驾到,素玛忙跪迎接驾,绮蕾也放下女儿,在炕上向哲哲欠身请安。哲哲忙按住,坐在炕沿儿笑道:“快别起来,仔细着了风。”

绮蕾也赶紧相让:“请娘娘月兑了鞋炕上坐吧,素玛刚烧过的,暖和些。”

迎春便过来替哲哲月兑了鞋,哲哲缩腿上炕,素玛又另取一床被来替她盖住腿。哲哲犹呵着手抱怨道:“好冷的天儿,才几步路就把人冻得僵直板板儿的。”命迎春端过粥钵子来,笑道,“这是梅花鹿茸粥,用梅花瓣儿掺着梅花鹿的鹿茸做的,最滋补不过。这还是那年贵妃的丫头伴夏临走的时候儿教给迎春的,统共她也只会这几样儿,可惜了儿的。”迎春听了,益发感伤。

素玛早过来接了粥钵,将碗烫过,盛了两碗来,先端一碗给皇后,再端一碗给绮蕾。两人吃过了,哲哲俟素玛出门去洗碗,遂向绮蕾问道:“素玛一年好似一年了。这最近没有再赶着你叫格格吧。”

绮蕾道:“平日里是再不会叫错的,但若半夜里惊醒,或是听到我咳嗽,或是听到我翻身起夜,往往赶过来问:‘格格要什么?格格怎么样?’还是不大清醒的。”

哲哲听了叹道:“这丫头也是痴心,珠儿一转眼已经死了两年了,她还是只管记着格格两个字。”说着拿了绢子拭泪。

第91节相逢何必曾相识(2)

迎春忙劝道:“娘娘这是怎么了?说是来报喜的,倒一直提起伤心的事来。”

哲哲被一言提醒,不好意思起来,笑道:“倒是迎春丫头说的对,大喜的事儿,我今儿怎的,一再提起死了的人。好在是你,若是那小心眼儿,难保不忌讳。”

绮蕾道:“娘娘念旧,是娘娘宅心仁厚,绮蕾若是忌讳,也不叫素玛跟着我了。”

哲哲这才抿嘴儿笑道:“你猜我今天来是为什么?一则看看你,二则还有件大喜的事儿要告诉你。”

绮蕾忙问:“可是前线大捷?”

哲哲道:“你果然聪明。刚才侍卫送来邸报,说清明两军胶战这许久,月前忽然情势急转,如有神助一般,短短十天里,明朝十三万大军损失殆尽,仅被斩杀者就有五万多人,难道不是大喜讯么?”

绮蕾叹道:“又不知有多少兵士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了。清人是人,明人也是人,难道不是父母所生,没有兄弟姐妹的?又有那成了亲的,知他妻子儿女怎么样?咱们在这里贺喜,他们可不知有多么伤心难过。”

哲哲笑道:“你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性格还真是难,只管这样想,一辈子也别想有开心的事儿。就好比你这里的神佛,我听说,你天天为那些沙场上死难的亡灵儿祈祷,念安息经,念完了满人的又念汉人的,我要是佛,我还嫌烦了呢。但有战争,总会有胜有败,有人想活便有人要死,世上的事,哪里有两全的呢?”

绮蕾道:“话不是这样说。比方我本来是察哈尔的人,我们察哈尔和你们蒙古、还有满人,这都是大部落,时而为盟,时而为敌。为敌时,你想着要灭了我,我想着要灭了你;为盟时,倒又好成了一个人了。察哈尔先前和满人拼得那样你死我活的,战火连年,也不知死了多少人;现在一旦归顺了,两家又做了亲,再想想当初,竟不知道那些战事究竟何为?那些死了的人,却不是白死了?那些杀死人家兄弟姐妹的人,不等于是杀死了自家的兄弟姐妹?又好比今天的汉人,明清对敌时都只要对方死,但是将来不论是皇上取了天下,还是明军得了胜利,总之战争总有结束的一天,到那时,今天的杀伐又是为什么呢?所以说,天下所有的战争,都无非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好比手足相残一样,总之是伤天和的。”

哲哲听了,默然半晌,叹道:“你这番话似有禅机在里面,我也不是很能听懂,却觉得是有几分道理在内的。只是战争的事,终究不是我们女人家可以明白的。做女人的,只好在后宫里祈祷亲人的安全罢了。天下再大,我们所见的也不过这几间屋子,这几个人。不过你说的也是,我们在这里总是念着咱们的队伍胜利,岂不知那汉人的儿女也都在盼望他们的亲人平安回来呢。”又拉着绮蕾的手贴心贴意地说,“你本来就是出了家的人,是我硬把你又送回这关睢爆里来的。这件事,我一直很感激你。但是我不明白,你反正已经回宫了,又跟皇上生了十四格格,为什么倒又重新念起佛来,只管把皇上拒之门外呢?我竟不懂得你是怎么想的。”

绮蕾低头道:“这件事,皇后娘娘也谢过我多次了,以后可以不必再说这样的话。总之一切都是我心甘情愿,当初入宫是我自愿的,这次重回关睢爆也是自愿,十四格格是上天赐给绮蕾的礼物,便是因绮蕾尘缘未了。恩怨生死,莫非因果,我佛曾以身饲虎,难道绮蕾反而不能……”说到这里,却又咽住。

哲哲微笑道:“你是要说献身给皇上也好比佛祖以身饲虎是吧?那也没有什么不好说的,不是素来便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儿么?皇上那阵子神思恍惚,荒废朝政,你本来已经是仙家人物,斩断情缘了的,只为了大清的天下子民,才牺牲了自身,重新踏进尘寰里来,这是我误了你。如今你既坚持在家侍佛,不恋浮华,我也不好多说的,但是你虽不在意凡间名利,得失都不在你眼中,却不会不为十四格格高兴吧?所以我要告诉你的是,我今天来传旨,前线大捷还是国事,另有一件和十四格格有关的大喜事才是专门对你一个人的,你可猜得到?”

绮蕾摇头道:“皇上若可尽快得胜还朝,自然便是天大的喜事了,还有什么喜事可以大过这个的呢?”

哲哲笑道:“我就知道你必猜不到。这大喜事,我今早已经向各宫妃子宣过圣旨了,现在特地来告诉你,皇上在前线收到你生了十四格格的喜信儿,高兴非常,恰好便在这前后接连打了大胜仗,破了锦州,擒了洪承畴,所以特地传圣旨说格格的出生乃是‘天降祥瑞,勃兴之兆’,册封她为建宁公主,享受和硕公主所有的俸禄。格格未满岁既得破格册封,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殊荣啊,还不是大喜事吗?”

绮蕾听了愣住,心中大觉不安。哲哲笑道:“可是高兴得傻了,还不谢恩么?”绮蕾这才省起,连忙爬起来跪下谢旨,又抱起女儿磕头。

哲哲抱过格格,逗着她的小脸笑道:“格格听见了吗?你有名字了,叫建宁公主。你们瞧,格格听得懂呢,格格在笑呢。看这好眉好眼儿的,跟她额娘一样,将来又是一个美人胎子,等你长得大了,再叫你皇阿玛指一门好亲事,还怕不享尽一生荣华富贵么?”

众丫环仆从也都大喜,乌鸦鸦跪了一地,磕头三呼万岁,贺词潮涌,俱感荣耀。原来按清宫规矩,只有皇后所生之女才可册封为固伦公主,并且还要等到她十三岁以后才册封;而庶出的格格最多只能册封为和硕公主。所享俸禄不同。便连服侍的仆人所得月银也都有不同。故而格格受封,这对于整个关睢爆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都说:“娘娘这是生了格格,皇上已经如此龙恩浩荡;若是生个阿哥,皇上必得会像当年八阿哥那样,说不定再颁一道大赦天下令呢。”

然而绮蕾心中却不以为喜反以为忧,她当然明白自己当年是怎样失去第一个儿子的,而这回保全女儿,一则是自己处处小心,并且自有身孕后便拒绝再承龙恩,每日清心寡欲,晨夕礼佛,虽然不曾恢复出家打扮,却也是个在家的修士,带发的尼姑了;二则也是因为早早传出她月复中乃是女儿的消息,让众妃子不再忌惮于她。不想皇上宠幸之至,即使只是一个格格,她仍然得到了无上的光荣,这势必又要重新激起五宫乃至东西侧宫嫔妃们对她的妒恨和中伤,她在宫里的日子,只会更难过。又听到人们将十四格格与死了的八阿哥相比,更非吉音,益发不安。

且说麟趾宫的贵妃娜木钟,自从怀孕后便处处小心,层层设防,好容易怀胎十月,顺利诞下十阿哥,其出生仅与建宁格格隔了一个月,满以为母凭子贵,必然会邀得更多的恩宠。不料喜讯送到前线,皇上却只是淡淡地说了些喜庆的现成话儿,除给阿哥取了名字叫作博果尔外,并无特别封赏。

娜木钟接到回信,大失所望,自此更恨绮蕾。因自觉这番冷遇同庄妃生福临时颇有同病相怜之处,遂与大玉儿亲密,日间常往走动,反比往时与巴特玛交情更好。

巴特玛原是个实心的人,一无背景二无口才,因往日娜木钟多肯照应她,她便一心一意地和娜木钟好。忽然那边疏远起来,竟不知是为什么,每每上门求见,娜木钟也只面子上淡淡的,不若往时交心,因此心下闷闷的,不知如何是好。

因这日是十阿哥博果尔百日,她一早预备了各色礼品,特特地来贺娜木钟。麟趾宫院中已经摆下喜桌来,娜木钟坐了首席,正与哲哲等把酒;旁边另有一桌,上面铺了红毡,摆着各色寄名符、金锁片等吉利物儿;宫人们出出进进,端喜面来与大家吃。

第92节相逢何必曾相识(3)

巴特玛看到,知自己又来迟了,倒觉委屈,麟趾宫庆宴,竟连知会自己一声也无,这般的存心冷落,却不知是为了什么。又见豪格之母继纪在座,更觉疑心,想她连侧宫庶妃也请了,倒独独落下自己一个,莫非是因为自己没有为皇上生得一子半女便有意轻视吗?

正胡思乱想,大玉儿倒先看到她来了,特意离座拉了她手笑道:“淑妃娘娘来迟了,可要先罚一杯么?”

她这样嚷出来,娜木钟便也觉得了,忙迎上来笑道:“你怎么才来?我已经打发人专去请你了。刚才还说呢,若再不来,我就亲自去了。”

巴特玛这方释了心怀,笑道:“你叫人去衍庆宫了么?我去过清宁宫,因没见着娘娘,才知道你们都往这里来了。”遂让剪秋将礼物呈上来,入座坐了,又向哲哲请安。

娜木钟遂接着方才的话题,仍与庄妃絮絮些育子养身之得,问道:“十阿哥晚间三更往往呕女乃,近来竟成惯例,却不知怎么是好?九阿哥小时也呕过女乃么?”

庄妃笑道:“小孩子哪有不吐女乃的?不过是积了食睡觉,又或者着了凉。虽不可小病大养,却也不能掉以轻心。要说治这个病倒也简单,只要忍得下心,晚上那一顿不给吃就好了。若仍不好时,我给你个方子,照方煎两服药,包好。”

巴特玛听得两人说话,全插不进嘴去,越觉失落。闷闷地坐了一坐,便推禁不起戏班锣鼓吵闹,也不等着吃百岁馒头,提前离席,径自回宫来盘腿儿坐在炕上,独自想了一回,悄悄地滴下泪来。

剪秋猜得她心中所想,却不敢劝,只得搜心刮肚,想出些新鲜笑话儿与她解闷,因说:“娘娘可知道关睢爆的新闻么?连贵妃娘娘也亲口说那位主子是狐狸精变的,连十四格格也是小狐狸呢。”

巴特玛原本无心闲谈,然而剪秋这个题目着实新奇,少不得止了眼泪抬起头来听她说。

剪秋见自己一招奏效,更加三分颜色作大红,绘声绘色地讲道:“说有人亲眼看见的,每到月圆夜里,那宫里帷帐间就有白光闪出,建宁格格生来便是睁着眼睛出来的,不到半岁就会说话,又说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不是‘阿玛额娘’,倒是清清楚楚的‘建宁公主’呢。说来也怪,大家都只叫她十四格格,她怎么知道自己的名字叫建宁,还是个公主呢?娘娘说,这可不是奇闻?”

巴特玛听出了神,问她:“你这些话,都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剪秋笑道:“我们做下人的偶尔一处坐着说话,什么新鲜事儿打听不来?要不也不配做娘娘的眼线了。如今皇上不在宫里,各宫娘娘来往反比先前少了,我们丫环们来往却是不受影响的。又没兄弟姐妹,又没爹娘亲戚,只这几个一起买进宫来的异姓姐妹罢了,什么话不能说?”

巴特玛叹道:“倒是你们的情谊来得真诚。反是做主子的,今天你一伙,明天他一帮,到底没有什么真心朋友。”

剪秋劝道:“宫里原本就是只讲权不讲情的,有的只是君臣主仆四个字。娘娘深得皇上欢心,凡皇后娘娘可以吃的玩的,娘娘也都有一份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巴特玛瞅她一眼道:“你哪里知道我的心思。”

剪秋笑道:“娘娘不说我也知道了,不过是为着老题目。娘娘虽没有个阿哥格格撑腰,然而依奴才说倒也没什么不好,寻常老百姓想要儿子,不过是为了养老傍身;娘娘们想要阿哥,却是指着他将来可以封个亲王贝勒甚至当皇上,岂不知天下的事并没有一定的。原先皇上为了八阿哥大赦天下那会儿,大伙儿都以为将来八阿哥是一定要当皇上无疑的了,谁料想他却短命得很,连宸妃娘娘竟也跟着去了。宫里人都传说八阿哥死得奇怪,又说当年静妃娘娘那未出世的儿子也死得奇怪。就是现在,关睢爆有个建宁公主,不过是个格格,只因皇上多疼着她点儿,娘娘们已经多瞧不上的,事事处处与她做对,幸亏她是出家人不计较,不然不知惹出多少官司来呢。这样看来,倒是没有生孩子的省心。”

这一番话,却是巴特玛从来没有想过的,听了,不禁发起愣来,倒用力想了一回。

时交五月,天气渐暖,宫人们月兑去春装,纷纷着纱披绸,比斗彩绣功夫。后花园龙池里荷叶满坡,荷箭成簇,风过处,一片清凉冷香拂宫过殿,令人心旷神怡。各宫纷纷折了长枝荷花箭供在瓶中,预备着二十四的荷花生日。又因前线已传准了信儿说皇上不日就要回京的,妃子们俱兴兴头头的,满宫里悬灯结彩,一团喜气。

这日娜木钟仍旧使人往各宫里送玉簪花粉,独永福宫的这一份,却是亲自携来。大玉儿接了谢过,又命丫环看茶,笑道:“你倒是年年不变的,已经做了额娘了,仍旧喜欢这些脂粉花朵儿的。”

娜木钟叹道:“外人看着咱们,只觉做娘娘的是多么风光可羡的一回事;自己人却不必装腔作势,直跟坐牢差不多少。不过是多吃几口,多穿两件,究竟要想多活两年也不能,你看八阿哥就知道了,皇上将他宠上了天去,也不过那么着。想想也真叫没趣味,若再没点子玩意儿,更活得不成人样儿了。要说我这调脂弄粉,可也跟你苦读诗书是一样的,都不过怡情罢了。”

大玉儿听了刺心,却只得假意笑道:“你这是从哪里来,这一车的牢骚话,不过说的倒也是实情。”

正说着闲话儿,福临习武回来,进门便说:“额娘,我今天看到了一个人。”

娜木钟先笑道:“都说九阿哥聪明过人,今儿个是怎么了,连口齿都不灵了,什么‘看到了一个人’,你哪天不是看到许多人来人往?咱这宫里别的没有,还少见了人去?”

大玉儿也笑着拉福临上炕道:“慢慢儿地说,是不是见了一个什么特别的人?”

埃临笑道:“正是。我和师傅学骑射,在十王亭广场上绕圈子,看到亭殿后面小屋子很多士兵把守的,里面住着一老一小两个人,却不是咱们宫里的。那小的是个小泵娘,跟我差不多大,长得可好看哪。”

娜木钟又忍不住抢先笑起来:“哟,九阿哥才多大的人,就知道姑娘好看了。”

素玛倒上水来,福临接过一仰脖子喝了,庄妃忙止道:“这天气一天天地热了,瞧你这一头的汗,小心喝得急了,把热气逼在心里着病。”又问道:“你刚才说一个小泵娘?什么样的姑娘?怎么住在宫里,我们竟不知道?”

娜木钟也被提醒了,问道:“就是的,咱们怎么没听说宫里住着两个外边女人?那小的和你差不多,老的却有多大?”原以为必是年轻女人,在小扮儿眼中二十岁已算老人了。待听到福临答说是那小女孩的女乃女乃,却又放下心来,笑道:“哪里来的祖孙两个?难道是亲戚不成?”

庄妃道:“必然不会。若是谁家的亲戚,又是女眷,住到后宫里来就是了,怎么会安排在十王亭,又怎么会派兵把守?”左右想不明会是哪个。

埃临又问道:“额娘,我现在下了课,可不可以去找那个小女孩玩儿?”

娜木钟不禁又笑,庄妃因从不见儿子这般热切,遂问道:“你喜欢那个小女孩吗?”

埃临重重点头,一派天真地答道:“我喜欢她,我想娶她为妃。”

第93节相逢何必曾相识(4)

这一回,连大玉儿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道:“你才多大,就想娶媳妇儿了?况且,也还不知道人家女孩儿愿不愿意呢。也罢,你就去找她玩儿吧,如果她是亲戚,额娘就替你先订了亲;如果她是寻常人家的孩子,就把她召进宫来做宫女儿,服侍你,好不好?”

埃临道:“她是个贵族,决不会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儿。额娘,你只要看见她就会喜欢上她了,她长得好漂亮,又好高贵,和宫里所有的格格都不一样,比淑慧姐姐还漂亮还高贵。”

娜木钟已经笑得直揉胸口,大玉儿也掌不住笑道:“好了好了,你去吧,去找你的贵族小泵娘玩儿去吧,别忘了问清楚,她到底是谁家的女孩儿,额娘好跟她家大人商量,接她进宫来陪你。”

埃临听得跳起来:“额娘说得果真?”遂蹦蹦跳跳地去了。倒勾起大玉儿一片好奇来,因福临年纪虽小,却举止稳重,从不曾这样手舞足蹈的,倒不知是何等样的小泵娘,竟让他只见了一面就这般挂在心上,连之心也有了。只是宫中阿哥们多有早熟的,便淘上天去,只要不出大格儿,便不当一回事。

娜木钟笑道:“咱们的九阿哥倒是多情,小小年纪已经是个风流种子,长大了不知又有多少女人为他争风吃醋害相思。”

大玉儿只淡淡地道:“男孩子太重情并不是件好事,福临别的尚好,只是生得太单薄秀气些,若再于情上用心,更恐心血不足了。”

娜木钟道:“若是别的人家,孩子心思古怪些或者叫大人操心为难,但他是个阿哥,多情好玩些却不是什么大事,管他什么人家的闺女,只要阿哥看上了,给几两银子叫进宫里来就是了;便是不给银子,难道阿哥要她陪,她父母还敢不答应吗?再稀罕的姑娘,只要弄到身边儿来了,新鲜劲儿过去,也就不当一回事了。倒不必拘着他,反而搁在心上,越得不着越是当回事儿。”

大玉儿也深以为然,微笑点头。方说着,忍冬领着淑慧格格进来,给她母亲请安。大玉儿看见女儿出月兑得花朵儿一般,玉颜朱肌,骨骼停匀,倒也欢喜,遂拉过来坐在炕上,问她近日饮食寝卧诸事。

淑慧笑道:“额娘隔三差五要见的,每每见了都要问这一大堆,从来不变样儿,您便不问烦,我答这十几年,可也烦了。”

庄妃失笑道:“原来你已经十几岁了,大了,会逗嘴儿顶撞额娘了么?”

斌妃一旁搭腔道:“现在是问几句话嫌烦还罢了,只怕再过几年出了门子,便连回门见面也怕烦了。”

说得格格不好意思起来,低了头,嘟哝着:“最是贵妃娘娘喜欢取笑人家,说的什么呀。”

一屋子的人也都笑了,淑慧便要找她弟弟说话,贵妃又抢着说道:“他认识了一个漂亮小泵娘,不稀罕跟姐姐玩儿了。”

淑慧诧异道:“什么小泵娘?哪里来的小泵娘?”

庄妃道:“竟连额娘也不清楚。可是的,去了这一会子,也该回来了。”便命忍冬去找来,又叫丫环摆饭,款留贵妃一同用膳,又问淑慧:“你是在额娘这里一起,还是回你女乃妈子那边?”

淑慧想一想说:“我还是过去和姐妹们一道吧,来时并没说过要在这边晚饭,怕回头他们又要罗嗦。”又撒娇儿说,“我哪里有弟弟那样好福气呢,可以天天同额娘一道用膳。我们那边儿侍候的嬷嬷公公们,说是服侍我们,倒不如说是看管我们还更贴切些。略有些不到处,便嘀嘀咕咕有一车子的话。我们虽是主子,却也毕竟是女孩儿家,又不好同他们理论的。”

庄妃眼圈一红,心下过意不去,却不便说话,只得看着淑慧去了,低头半晌无语。娜木钟也知她心里不过意,打岔问道:“前些日子我恍惚听谁说过一耳朵,好像谁家提亲来着,是不是说的咱淑慧格格?”

庄妃道:“是我哥哥,要替科尔沁的一位新册封的贝勒提亲,倒也还门当户对,满蒙联姻也是老例,并没什么不满意处。只是我想着淑慧还小,总不舍得这么早就叫她出嫁,说好放几年再说的。”

斌妃笑道:“小?可也有十一了吧?今年放了订,明年就好出阁了。那年你嫁咱皇上,不也才十二么?”

庄妃眼圈儿又是一红,隔了一晌方慢慢儿地道:“就是因为这么着,我才不叫女儿再走我的路。”

斌妃正要说话,却见福临跟着忍冬进来了,一脸悻悻,满月复心事似的,大不如往常活泼,不禁笑道:“九阿哥可回来了,你姐姐在这里等你好大一会子呢。”

埃临过来给庄妃、贵妃见过礼,脸上仍不见一丝笑模样儿,饭也不肯吃,便要回屋去睡。

庄妃倒也不强迫他,只叫过忍冬悄悄儿地问是怎么一回事。忍冬又是皱眉又是笑,回道:“我按娘娘说的,找到十王亭后面的小屋子去,果然看见阿哥在那里,隔着门和一个小女孩子嗑牙,那女孩儿偏不理他,阿哥自个儿一会儿说笑话一会儿讲故事,可是到我去的时候也没逗到人家开心,所以在发脾气呢。”

娜木钟听了诧异道:“有这等事?凭咱们九阿哥,谁敢不给面子?宫里这些姐姐妹妹,哪个不是上赶着找阿哥玩儿,那小女孩什么来头,好大的威风!”

庄妃也觉意外,问素玛道:“你问明白那孩子到底是谁家的了吗?”

忍冬道:“我问了,侍卫不肯说。但是我隔着门看了,里面一位老夫人,虽然穿得褴褛,可是好威风好体面的样子;那小泵娘只有五六岁年纪,眉清目秀,生得果然好看。不是咱们宫里的,也不像是谁家的亲戚,从来不曾见过,而且她们的装扮,倒像是汉人。”

第94节相逢何必曾相识(5)

庄妃益发诧异,再问不出什么,只得搁下,命忍冬另收拾些饮食留在一旁,等会儿阿哥的气消了再哄他来吃。

埃临这一夜却只是放不下心,次日一早吃过饭,又忙忙地梳洗了往前朝来,径穿过东掖门来到十王亭后身,寻着那间屋子,隔窗看见小女孩已经起了,正拿着一本书在读。便隔窗问她:“你看的什么书?”

女孩不答。

埃临又道:“我拿了果子来你吃。”

女孩仍不理。

埃临无法,心想她既然读书,必然学问不错,必得如此这般或能吸引她注意。遂背手身后,仰头念道:“花褪残红青杏小,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下何处无芳草。”

女孩儿愣愣地听着,忽然抬头道:“错了,不是‘天下’,是‘天涯’。”

埃临笑道:“你总算说话了吗?”

女孩察觉上当,脸上一红,啐了一口,扭头不答。

埃临故意长叹一声道:“‘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杳,有情反被无情恼。’古人形容得果然不错,可惜只有一个字用得不恰当。”

那女孩又忍不住问道:“是哪个字?”

埃临诧异道:“你竟不知道吗?就是墙字呀,应该用个窗字才恰当。你我明明是隔着一扇窗子的吗。”

女孩终于笑了,道:“不听你胡诌。”

埃临见女孩终于肯同他说话,直喜得抓耳挠腮,不知该怎样恭维才好,问她:“你是谁?怎么会来到这里?”

不料女孩反而问他:“你又是谁?这里是哪里?”

埃临奇道:“你竟不知道吗?这里是盛京皇宫啊。你住在皇宫,倒不知道这里是哪儿?”

女孩愣了一愣,脸上变色:“是皇宫?他们竟把我们抓到盛京皇宫里来了?”

埃临更加奇异:“抓?他们为什么要抓你?又是谁抓了你们?你告诉我,我替你报仇。”

女孩一双黑亮亮水灵灵的大眼睛望着他,问道:“你替我们报仇?你住在宫里,你是谁?”

“我是九阿哥福临。”福临挺一挺身,连母亲最大的忌讳也忘了,男孩子当着女孩面吹牛是天性,这会儿他的童真天性萌发,遂大气地许诺:“我是未来的皇上。等我做了皇上,就娶你为妃。”

“清贼的皇上?”不料那女孩竟是一脸鄙夷之色,凛然道:“我不与清狗说话!”

埃临见说得好好的,女孩忽然翻脸,大觉不舍,忙叫道:“你干嘛骂人?我怎么得罪你啦?”正欲理论,却值忍冬找来,拉住他道:“九阿哥,你找得我好苦,娘娘喊你去上课呢。”

埃临虽不舍,也只得走开,人坐在课堂里,却哪里听得进书,浮想联翩,满心里只是刚才那个伶牙俐齿的小泵娘。一时想她有多么娇俏好看,一时想她怎么对谈诗词,一时又想起她生气的模样儿,便是蹙眉怒板脸也是另有一种可爱的,后宫里的格格们也都算好看,可是总没一个比得上她,只不知为什么那么痛恨清人,听到自己是阿哥,何以会大发脾气。

好容易等得下课,不及向师傅行礼,忙忙地又往十王亭来,却已是人去屋空,哪里还有什么小女孩老祖母,便连那些侍卫也不见了。福临这一惊非小可,呆呆地站了一回,猛然省起什么似的,一气奔回宫中,撞进大玉儿怀中,抓着手问道:“额娘,那小女孩儿呢?那女孩儿去哪儿了?”

庄妃一脸无辜:“什么女孩儿?说过你几次了,还是这么慌慌张张的,瞧这一头一脸的汗。”

埃临急得跳脚:“就是十王亭广场后面那个漂亮的小泵娘呀。她跑到哪里去了?早上还在呢,我上完课她就不见了。”

庄妃笑道:“我哪里知道?从头到尾我也只是听你说,从来没见过什么小泵娘。”

“忍冬见过的,忍冬知道的,是有那么一个小泵娘,忍冬今天早晨去找我的时候她还在呢,一定是你们趁我上课的时候把她弄走了。她说她是被抓进宫里来的,是不是你们又把她抓走了,她在哪儿?”

埃临叫着,并且生平第一次大哭起来:“我要那个小泵娘,我要和她玩儿,我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呢!”

然而不论他怎么哭,怎么求,庄妃只是不为所动,自始至终坚持自己不知道什么十王亭的小泵娘,没有人知道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没有人知道真相。

埃临就这样断送了他生平第一次懵懂的初恋,爆发了生平第一次的伤心和叛逆。而从开始到结束,他都不知道,那个他渴望誓死捍卫的小泵娘究竟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

他甚至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第95节参汤是一柄双刃剑(1)

崇德七年(1642年)初,皇太极率兵入关,占领蓟州,深入河北、山东,破三府十八州八十八城,掳百姓二十六万,夺金银一百二十万余两,牛羊五十五万头,并生擒明朝大将洪承畴得胜还朝,并囚于宫门之外不远处的三官庙内,只隔着几步远的地方,押着他的母亲和女儿。

这真是决定江山意气飞扬的一战。金銮殿下,群臣跪服,三呼万岁,庆贺皇上得胜还朝,开疆扩土——松锦冀鲁先后攻陷,明朝山门已破,直捣黄龙也就指日可待了。贝勒额真们想着不日就要打进紫禁城去,见识真正的金銮殿,俱摩拳擦掌,喜形于色。

皇太极论功行赏,自又是多尔衮居头功,其余豪格、阿济格等也都有赏赐。赏谢既毕,复求计于群臣道:“此次擒得洪承畴、祖大寿等明将还朝,究竟该如何处治,还望众爱卿献计。”

文武百官七嘴八舌,也有说斩首祭旗的,也有说游街示众的,也有说零割了交镖局送回北京城给崇祯老儿送礼,吓他一个屁滚尿流的。惟多尔衮早知皇太极心思是要收服洪承畴以为己用,见百官提议俱大违圣意,遂投其所好,上前一步禀道:“祖大寿松山战前已经降了我们的,其后又反悔,此次再度被擒,这等出尔反尔的小人,留他何用?即便他肯再降,也须杀一儆百,斩草除根;至于洪承畴,确是一员猛将,若能为我朝所用,来日之战,必建奇功。”

皇太极深以为是,捻须笑道:“十四弟所言甚是,只是那洪承畴对崇祯死心塌地,我听侍卫说自从他被解来盛京,关进三官庙,已经绝粒数日,意欲以死明志,却派何人劝降?”

多尔衮低头思忖,也大为迟疑。沙场之上,是他亲手活捉了洪承畴献给皇太极的,原以为皇太极必先问及战事,大出所料的是,他却像个女人一样,解上的貂裘披在洪承畴身上,还婆婆妈妈地嘘寒问暖。当时几乎没把多尔衮看傻了,想了一想才明白皇太极这使的又是怀柔之策,然而洪承畴却毫不领情,只是肩上一振便将裘氅抖落在地,是个软硬不吃的好汉。说到劝降,谈何容易?遂笑道:“让我带兵打仗可以,这动嘴皮子劝人斗志的活儿却不敢当,但臣愿推荐一人,请圣上量度。”

皇太极笑问:“是谁?”

多尔衮道:“便是范大学士范文程。范先生也是汉人,又口才了得,请他劝降洪承畴,或可奏效。”

皇太极苦笑道:“这一计还须你说?那三官庙,朕早令范大学士去过两回了,还不是碰壁而返?前日让他与老母弱女相见,实指望可劝得他回心转意,不料那老夫人更是忠义耿直,反说了许多迂腐道理给他。这一家人,无论老小,竟都是铁打的骨头。”

范文程也上前一步笑道:“臣有辱圣命,愧悔不及。然而臣察言观色,却发现那洪承畴意志虽坚,却并非全无软肋。”皇太极忙问何以见得。范文程道:“臣闻洪承畴血衣铁甲,每日向着明朝方向三叩九拜,原也以为他心坚如铁。然而他每次拜过起身,必然仔细拂去膝上尘土。皇上试想,一个一心要死的人,连性命都可不顾,又怎么会顾惜一件衣裳呢?故而臣由此断言,那洪承畴其实口硬心软,眷恋红尘。”

百官听了,俱不以为然,只道范文程因不甘失败,才说了这些遁词出来,却也不便指破,都顾左右而言他,仍旧互相吹捧功绩,谀词如潮。

皇太极下了朝,心事重重地往关睢爆来,方进门,不及太监通报,小鲍主已经尹尹呀呀地早在屋里叫起来:“皇阿玛,阿玛抱抱建宁!”

“建宁,阿玛来了。”皇太极开心地叫着,一步跨进门去,抱起建宁来,高高举起,“建宁今天乖不乖?想皇阿玛了没有?”

小建宁拍着小手,咯咯地笑着,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她的神情和声音分明都在说:她很开心,很想皇阿玛。皇太极抱着她,只觉一天的烦恼都散了,在这个小女儿的面前,朝廷琐务、劝降洪承畴、甚至开疆拓土,究竟又能算什么呢?他只想抱着建宁,陪着绮蕾,一生一世,好好地过日子。

“绮蕾,”他痴迷地看着他至爱的妃子,那朵不会笑的桃花,看了十年,仍然觉得她是一个谜。“绮蕾,如果我不是皇上,而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你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我们一夫一妻,带着建宁过日子,你会不会高兴一点呢?”

绮蕾一震,抬起头来,何等熟悉的言语哦。曾经有一天,有一地,有一个男人,也曾这样对她说过的,说要带着她远走高飞,男耕女织,过最平凡的日子。当年,她拒绝了,为了她的察哈尔;现在,她可以接受么?她的身体早已重新接受皇太极,成为他的妃子,他女儿的母亲,为了天下;然而,要到什么时候,她可以真正为自己活一回呢?难道真要像他所说,直到远离了皇宫,做一个普通的女人,嫁一个普通的男人,她过的,才是自己要的日子吗?

“皇上,”她低下头,委婉地说,“您坐一坐,也该去各宫走走才是。大家都等着您呢。”

皇太极笑着叹了一口气,仿佛早已猜到会是这样的回答。他着迷地看着她,如醉如痴,即使是她的拒绝吧,在他眼中,也是这样地委婉温柔,令人心动。他亲一亲建宁粉红饱满的小脸蛋,笑着说:“那好,我便不烦你,去别的宫转一转吧。如果那些妃子能够亲耳听到你的话,不知该多庆幸呢。”遂放下女儿,往麟趾宫来。

娜木钟欢天喜地地接了,问道:“皇上是顺脚儿来逛逛呢,还是就歇在这里?”

皇太极笑道:“你这一天里从早到晚,不是吃就是睡,怎么我刚进门来,脚还没踩实,你倒先问起歇不歇的话来了?”

娜木钟也笑道:“若是皇上只不过来稍坐呢,我叫人沏茶就好;若是歇在这里不回去呢,就该传膳了。怎么关心皇上,倒关心错了不成?”

皇太极道:“错是没错,只太性急了些。”一时女乃妈抱出博果尔来磕头。皇太极接过来抱了一回,仍复交到女乃妈手中,向娜木钟道:“十阿哥只比建宁小一个月,怎么建宁已经会说话了,他还只是哑巴一样。”

娜木钟听了大怒,挂下脸来道:“我说呢,原来是在关睢爆呆过了才来的。只是关睢爆那位又会弹又会唱,生下的女儿又会说话,皇上何苦又到麟趾宫来跟哑巴生气呢。”

皇太极蹙眉道:“你这几年里就说不得话,但凡见你,总有一肚子牢骚,竟越来越难相处了。”便不肯多坐,只用了半盏茶,仍命摆驾。

娜木钟倒又后悔不迭,自个儿守着灯生了半夜的气。

第96节参汤是一柄双刃剑(2)

是夜,皇太极仍宿于庄妃处,于枕间聊起朝廷之议,叹道:“满朝文武,竟无一计良策,这洪承畴倒是一块哽了喉咙的鸡骨头,咽不下,吐不出了。”

庄妃笑道:“我原先听说洪家母女被擒来宫中住饼几日,就几次想偷偷过去看看来着,到底也没敢轻举妄为。现在洪承畴本人被抓来了,更叫人好奇,臣妾便当面请求皇上,可不可以让臣妾悄悄儿地去三官庙会会他。”

皇太极笑道:“你一个妇道人家,去看他做什么?天下哪有妃子劝降敌俘的,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庄妃道:“女人心细,说不定我去劝劝他,还能替皇上解了心头之忧呢。”

皇太极更是不信,道:“你去劝他?朝中那么多文武百官都拿他没办法,你有什么办法劝他?你是没见过,那洪承畴的骨头不知多硬,战场上我绑了他的儿子要胁他,他都敢眼睛不眨地把亲生儿子一箭射死,他会听你的劝?”

庄妃道:“皇上刚才不是说过,范大学士劝降的时候,洪承畴虽不理不睬,对着明朝的方向不时叩头明志,却每次起身,必然拂拭膝衣吗?”

皇太极道:“那便如何?这更说明他心意已定,志怀故国,要誓死以殉朱由检呀。你不知道,他那一身盔甲满是血渍,但他却死都不肯月兑下来更换清军的服饰。宁可穿着又重又脏的明军战衣夜以达旦,真是一个钢铁汉子。”说罢不时叹息。

庄妃摇头道:“皇上疏忽了,一个真正想死的人,怎么会在乎衣襟干不干净呢?他连一件已经浑身是血的衣服上的灰尘都无法忍受,可见活得有多么精致讲究,强忍着不换衣裳只是一种矫情造作,其实他心里不知多么想月兑下那件衣裳。这样的人,绝不是真正无隙可寻的钢铁汉子。只是没有人能够找到他最柔软的地方一剑刺下去,否则必会奏效。”

皇太极诧异起来,沉吟道:“你说的话竟和范文程如出一辙,今日在朝上,范大学士也说过洪承畴必有软胁。只是,谁又知道他的软胁是什么呢?”

“请皇上允臣妾前往。”庄妃进一步请求道:“我相信只要能和他面对面地谈一次话,一定能找出他的死穴,把他献给皇上。只是,如果成功了,皇上赏我什么呢?”

“赏你?等你成功了再说吧。”皇太极哈哈笑道,“不过你可以先说说看,你想要什么封赏?”

“就赏我可以带着福临一起,陪您批阅奏章。”

“什么?”皇太极一愣,顿感不安。

庄妃见时机不利,忙改口道:“就是您扔掉没用的一些旧折子,想请您赐给福临,让他学习一下,也知道些君臣道理的大规矩。他毕竟是皇子,只读些孔孟之书又怎么能成大器呢?”

皇太极和颜悦色,笑道:“你想得很周到,好,朕许了。不过这也不算什么赏赐,还是那句话,等你真正立了功再说吧。”

“那么,皇上是许我去三官庙看热闹了?”庄妃笑着谢恩。其实在她心里,绝对不像她表面上说的那么轻松,她不是去看热闹的,她是去立大功夺皇权的。这次的三官庙对她而言,是一场不见刀光的战争,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如果败了,她再也等不来第二个介入国事的大好良机;一旦成功了,她就可以踩着洪承畴的头,一步步地向那个金銮殿上的玉玺伸出手去。

三官庙。明朝大将洪承畴已经整整三天未进水米了。

然而他无惧,亦无求。只盘膝而坐,对着大明的方向,阖目待毙。

屋里静得坟墓一样。忽然门外一阵骚动,有士兵高声唱礼:“请庄妃娘娘安。”

接着传来一个女人娇媚的声音:“我奉皇上之命,来给洪将军送参汤。”

庄妃娘娘?洪承畴心里一动,这又唱的是哪一出呢?送参汤,和披貂裘一样,又是皇太极怀柔政策的新招术吧?说实话,当他第一次把貂裘解下,披到自己身上时,自己的心里未尝没有几分感动,可是,爱国壮志,报君忠心,又岂是一件貂裘可以收买?

洪承畴决定以不变应万变,血衣盔甲岿然不动,盘膝闭目,如老僧入定。

庄妃进来了,莺声呖呖:“洪将军,我亲手为你制的参汤,喝一碗可好?”

他不语。她便自顾自坐在他身旁,一股说不出的幽香细细传来,跟她的发丝一起被风拂向他,粘向他,攸地便直钻到心里去,拔也拔不出来。

他怎么也没料到会是这一手,不禁面红耳赤,却强自镇定,不语不动。不是没想过皇太极会用美人计来劝降,他忍受过苦肉计,拒绝过高官厚禄,又岂会对付不了美色这一招?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庄妃,皇太极再大方,也不可能送个枕边人来给他享受吧?难道因为他害怕自己不原谅他逼死自己妻子的仇恨,竟派了庄妃来偿还他?如此胡思乱想着,身体便再不如先前僵硬。况且那样一个暖玉温香的身子依偎着他,厮磨着他,也不许他僵直下去。

半晌,忽听得她“哧”地一笑,声音幽细不可闻,却是就响在耳边:“你不喝,我来喂你。”

她当真要喂了,噙一口参汤,凑过唇来,口舌相哺。那温软的唇压在他暴裂干结的嘴唇上,是一种心悸的难受,又是那样舒服,仿佛有一种声音从心底里发出,像是呜咽,像是申吟,更像是无言的呐喊。

他犹豫着,踟蹰着,要不要张开嘴来,接受了那一滴甘露,这样冷硬,是否太绝情了。女人小小的舌尖伸一点点在唇外,于他结了痂的唇上轻轻舌忝逗着,太难受了,他就要叫出来,“哦……”

方启唇处,一口参汤蓦地滑入,鲜美啊!

不等他回味,第二口汤又送到了,他毫不迟疑地喝下去。喝下去,同时噙住了那送汤的矫舌,那哪里是舌,分明就是蛇。蛇妖娆地舞,妖娆地舞,舞在他的口中,翻腾跳荡,如饥似渴。

“将军,我热……”衣服忽然绽开,露出酥胸如雪。双臂如藤,抱住他,缠住他,女人整个的身体也化做了蛇,在他怀中不安地扭动,太不安份了,一只手,在他身上游走,捏一捏,揉一揉,微微用力,不至于疼,可是痒,痒从千窍百孔里钻出来,受不了,受不了了!

那只手,忽然插入胯下,蓦地一抓,盔甲下,一柄尘根不由自主,腾地跃起如旗。

旗到处,丢盔弃甲。

所有的坚持、主张、节义、忠烈都顾不得了,宇宙间只剩下这方寸之地供他驰骋,冲杀。

他猛然翻身坐起,将女人掀至身下,这就是他的战场了,那高耸的双乳便是丘陵山峰,微隆的小肮是平原旷野,接下来草原茂密,水源充足,他竭尽最后的力气、全部的意志拼搏着,发泄着。

逐鹿中原。他要征服她,占有她,享用她,从而也被她征用。

风住尘香,空气中弥漫着轻微的腥气,一种冶艳的味道。女人已经重新妆裹停当,他的盔甲也回到了身上,于是那股气味便成了他们刚刚宣婬过的唯一物证。

第97节参汤是一柄双刃剑(3)

还有,便是女人脸上不谢的桃花,和他自己的面如土色。

他败了。他败了。他败了。

不仅仅败在战场上,更败在了床上。

女人对镜整理珠钗,一边斜睨着他:“你一定在想,不如死了的好。”

洪承畴一愣,蓦地抬头,那女人是这样直命要害地说出了他之所想。不错,这一刻,他的确在思酌,太丢人了,已经没脸再活下去,只等这女人一出门,他就要血溅壁板,不复偷生。可是,这想法竟被她看穿了,于是这丢人就更甚三分。他不仅仅在她面前赤身,更连自己的思想都袒露给了她。丢人,太丢人了!

女人收回眼光,专注地向镜中打量着一枝金步摇从发间挂下来的摇荡,一边漫不经心地说:“可是,如果你想死,为什么不死在昨天,死在前天,死在被俘的时候呢?你绝食三天了,以此来表明不降之志。既然不食周粟,却又享用了满洲的女人,这可不是比食周粟更厉害?做都已经做了,现在却又要后悔,来得及么?除非你杀了我这个人,就当刚才你什么都没做过。你下得了手么?”

吧干脆脆几个问题,如同锋锋利利四柄长剑,刺得他毫无还手之力。

求死的念头,忽然就散了,灰飞烟灭。

原来,他是连死也来不及的,没资格选择了。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他懂得了,他现在懂得什么叫死也艰难了。

她转过身来,已经梳妆停当了,重新妖艳如桃花。可是他的眼中却再也没有了精气,那里是茫茫大漠,一片荒凉。

他的眼睛,已经死了,他的斗志,也死了,可是,偏偏他的廉耻还活着,像一堆烂肉里的一根骨刺,除了处处同自己做对,使自己疼痛难当之外,已经完全支撑不起那个腐烂的身体。

不,他杀不得她,不是因为心软,而正是因为那最后一点羞耻之心。是她勾引了他,可是,并不是她强暴他,他是一个男人,做已经做了,悔又何为?

一切正像她所说的,不食周粟,却享用了旗人女子,没有死在战场上,却用三分余勇驰骋床笫,就算他把她杀了,别人不知道他的窝囊,他自己的心气却已经散了,从此,他没有面目再见江东父老,再报效朝廷,再自称顶天立地大男人。他只是女人裙下的一条狗,输得没有半分立场。就是死,也已经太迟了。

迟了。

女人姗姗立起,俯向他,轻佻地在他颊上一抹,昵声说:“我告诉皇上,就说你降了啊。”

他又是一震,却没有反驳,头垂得更低了。

当洪承畴降清的消息传出,最震惊的人不是皇太极,而是洪承畴的母亲洪老夫人。她决不相信儿子是这样贪生怕死的人,决不相信洪家会出了一个叛臣逆贼。

然而洪承畴跪在母亲的面前,亲口承认了这一切。

其实即使他不说一句话,他剃成葫芦瓢的头发,他小帽轻裘的清人服饰,还有那些堆在她面前的美食华服也足以向她说明了:洪承畴已经变节,再也不是那个刚烈的明朝大将,再也不是她忠义节孝的儿子了!

洪老夫人张开口来,不待相问,却猛地一口鲜血喷出,几乎不曾跌倒。洪妍忙扶住了,叫道:“女乃女乃,你别着急呀!”

“妍儿,我们走!”洪老夫人被孙女的这一声叫醒了,她不能再在这儿呆下去,她已经有了一个叛徒的儿子,不能再有一个叛徒的孙女儿,她看着她的小孙女儿,那年仅六岁的小小泵娘:“妍儿,你是跟你这个猪狗不如的爹锦衣玉食,还是跟着你白发苍苍一贫如洗的老女乃女乃相依为命?”

“我跟女乃女乃走!”洪妍断然答,然而又狐疑地望着父亲,“爹,你真的变了吗?”

洪承畴简直没法面对女儿清澈的目光,他扭过头,嗫嚅着:“母亲,何必太固执?留下来,让儿子服侍您……”

“呸!”不等他说完,洪老夫人早一口唾在他脸上:“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你忘了,你的儿子是怎么死的?你忘了,你老婆又是怎么死的?现在,你降了,你叛国了,你还配做我的儿子吗?我就是乞讨为生,就是死,也不会吃一口嗟来之食的!”

那一天,大清的满朝文武都看到了,往昔威风凛凛铁骨铮铮的洪承畴是怎样跪在他母亲的面前,被骂得狗血淋头的。他磕着头,流着泪,一言不发。他是那么萎缩,那么怯弱,哪里还有一点点驰骋沙场时的英武刚烈?

当他看着年迈的母亲拉着六岁的女儿的手一步步走远,他那灰败的样子,真像是一条狗。

人们自动为洪老夫人和洪小姐让出一条路来,眼看着她们走出大清宫殿,没有一人阻拦。她们没有再回头,仿佛当洪承畴已经死了,再不须看他一眼。

所有人都觉得匪夷所思,有这样的娘,这样的女儿,洪承畴怎么就会降了呢?他们一直在想方设法地劝降洪承畴,说破了三寸不烂之舌,许遍了天花乱坠之恩,却始终不见奏效。怎么一夜之间,他就降了呢?

洪承畴的降清带给八旗将士的不是成功的喜悦,反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之情。他们觉得失落,一个钢铁将军就这样变成了走狗,真正令人抱憾。倒反而是洪老夫人和洪小姐的割袍断义,更令他们觉得钦佩而有真性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议论不休。

是年五月癸酉,洪承畴正式剃发易服,投诚大清,皇太极赐宴崇政殿,并许以重任。

此后,洪承畴戴罪立功,堪称清军入关的“引路人”,替皇太极建下不世功业。然而,与其说洪承畴是在为大清效力,倒不如说是在为庄妃娘娘大玉儿效犬马之劳,或许更为恰当罢。

庄妃得到了她梦想的赏赐:皇太极特许福临可以随母亲习阅奏章,甚至常常将国事与他母子谈论讲解,俨然将永福宫当成了小朝廷。她知道,目标已经一天天地接近,生了格格的绮蕾再也不是她的心月复大患,然而建宁公主却仍然是横在她心头的一根刺——因为,皇太极未免过于疼爱她了,远远超过了对福临的重视。她可以不再为自己争宠,却不能不为儿子妒忌。

第98节参汤是一柄双刃剑(4)

建宁已经三岁了。她一生出来,他父皇的基业就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般地兴旺,而他又把兴旺都归功于建宁身上,说她是父皇的开心果、幸运星,对她宠得如珠如宝,无法无天。

小小的建宁虽然只是一个庶出的格格,然而这宫里却并没有第二个格格像她这样得到过皇太极如此强烈的宠爱,他对她的纵容几乎是无限的,便是她要天上的星星,只怕她的皇阿玛也说什么都要替她摘下来。这叫大玉儿,以及所有的嫔妃,都不能不为之妒恨。

就连皇太极自己,有时也会觉得惊异,不知为什么,每次拥抱这个娇艳如花的小女儿,他的心中就会涌起一种无可名状的温柔痛楚,就仿佛看到一朵即将消逝的春天的花,或者看到一抹天边的霞一样,感到一种不能久长的深沉悲哀。

他来不及地要疼爱她,带着一种近乎赎罪的心,一种悲哀的情绪,一种不属于满洲巴图鲁的缠绵悱恻和柔情伤感。他也曾同范文程私下讨论过,范大学士说那是多情的人面对完美事物时固有的一种无奈,是正常的。可是皇太极不信,如果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他对待自己别的儿女时没有这种悲哀和心痛呢?难道他们不够完美吗?难道自己不是一样地疼爱着他们的吗?

于是范文程又说,那是因为八阿哥早逝,皇上是把对已逝儿子的爱也一并给了建宁公主,所以才会在爱怜之余同时感到伤心。

皇太极接受了这解释,可是仍然闷闷不乐。他不想让建宁弄得自己这般多愁善感,不像一个威严的皇上,倒像汉人闺院里的小姐。他说,我是那种一辈子不可能吟诗作赋的人,我敬重学问人,可是讨厌他们装腔作势无病申吟的腔调。我不要那些无谓的情绪,它们会消磨斗志。要是每个人都为了一朵花儿一只蝴蝶落泪,还有谁去拿起武器来打仗呢?

可是现在他看着小女儿感到的那种悲伤,正是一个文人面对一只美仑美奂却挽留不住的蝴蝶所感受到的那样,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痛。

他变得絮叨起来,不管建宁听不听得懂,每次见到她,总要将她放在自己膝盖上说很多很多话。

那可是皇上的膝盖啊,是一对龙膝。作为普通平民家的孩子,坐在父亲的膝头上也许不算什么,可这是在宫里,嫔妃无数,皇子众多,建宁从来都记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少兄弟姐妹,更不记得皇阿玛有多少正侧庶妃,只听说光为皇阿玛生儿育女的妃子就有15个,那么父亲的妃子该有多少啊?

但是可荣耀的是,那所有的阿哥格格中,只有自己才有权坐在皇阿玛的膝头,抚模着他青青的胡茬,同他说很多很多的话。一切正像是小户贫门的一对普通父女一样。

在普通人中间偶尔不平凡一次容易,可是在不平凡的人事中想偶尔普通一次却是难比登天,而建宁,就是登上了天。她坐在天子的膝盖上,也就等于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坐在万民的头顶上了。

她的荣光,是无以盛载的,连半疯半傻的素玛都常常自言自语说:“这样的福份,也不知是好事坏事,享福太过,只怕伤了天和啊。”她曾亲眼目睹了旧时皇上对于八阿哥的宠爱,也撕心裂腑地经历了八阿哥的惨死。如今建宁过分的尊荣,又会带来怎样的殊遇呢?

绮蕾更是益发地长斋礼佛,虔心诚意地为女儿祈祷一生的平和安顺。她那么灵幽透剔,怎么会看不到女儿的将来?一个盛载非凡福份的人,必定也会承受非凡的折磨苦痛。自从女儿降生后,她便拒绝再与皇太极同枕席,而只肯做他名义上的妃子,做他女儿的好母亲。她从不肯与他单独相处,然而每当他抱着建宁喁喁叙话,她却常常耽在屋子一角,默默地看着他们父女亲昵,可以一看就是一整个下午。

他抱着那如花的小女儿,笑容慈爱得近乎凄凉,对她说:“你将来总有一天要出嫁,要离开我的,那时候我将多么哀伤。”他说:“可是我不会将你嫁得很远,我要你嫁给八旗中最英勇的青年,最显赫的贵族,让你继续停留在我的视线里,让我仍然可以常常见到你。”

可是,他没有来得及看到他最爱的小女儿出嫁,他甚至没有来得及看到她长大。就在说这些话的那年,他的命运遭遇了极具戏剧性的一次强大打击,一次来自后宫的,来自床笫之上,因而毫不设防的打击。

大清朝的历史,就此改写了。

那是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八日,皇太极赴睿亲王府家宴。舞姬歌女的表演和金樽清酒的频进使他觉得晕眩——这晕眩是自从锦州战场上回来就开始了,近日发作得越来越频繁,每日里时常心悸,身上虚汗沁出,夜间也往往惊梦不断。然而召太医来诊脉,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只开些宁神滋补的药来交差。他自己便也当是劳累太过,长年征战不得休息的缘故,便也不认真当一回事,只随意调养着,不过想起来吃几副药罢了。

因这日又觉迷糊起来,便要退席小息片刻。多尔衮无法可想,令侍女扶皇上往自己房中休息,叫好好侍候。然皇太极寝时是不许有人在身边的,便叫侍卫与侍女都在门外守候,随时听召,自己抱枕闭目歇息。不一刻朦胧睡去,恍惚见一女子走来,像是海兰珠又像是绮蕾,欲语还休,目光带泪。

皇太极初时以为是绮蕾来接自己回宫,忽一想又觉不可信,再看那女子满眼深情,再无怀疑,知是海兰珠鬼魂来见,忙上前执手叫道:“爱妃,你想死我了。”

海兰珠泣道:“皇上,自臣妾去后,无一刻不思念皇上,如今我夫妻团圆日近。然我虽渴望与皇上重逢,却又不忍看皇上英年早逝,因此前来与皇上见上一面,请皇上勿以臣妾为念,擅自珍重,不可轻信身边人,免使奸人得计。”

皇太极听了不懂,问道:“爱妃这说的是哪里话?怎么不可轻信身边人,又是什么奸人得计?”

海兰珠叹道:“天机不可泄漏。臣妾如今身列钧天部女史,本应跳月兑红尘外,斩断儿女情,然而臣妾不能相忘当年皇上待我一片深恩,今见皇上有难,特瞒过天兵天将来见皇上一面,实为担心皇上安危。这便别过了。”说罢施礼欲去。

皇太极哪里肯舍,追上喊道:“爱妃莫走!”身子向前一挣,却把自己挣醒过来,手里尤自扯着海兰珠半截衣袖。一时内心酸痛不已,便拿那袖子拭泪。忽然醒悟过来,既然是梦,哪里来的衣袖?

定睛看时,却并不是什么袖子,倒是一块诗帕,想是搁在枕下床边,被自己无意中扯出来的。帕子是绿缎湖锦,上面字体娟秀中透着英气,写道:

莫向春雨怨春雷,水自风流花自飞。卓女情奔司马赋,虞姬血溅霸王旗。

笛声吹彻锦边夜,乡梦飞凌凤殿西。赠我青丝挂鹿角,为君金鼎煮青梅。

绢子一角,绣着着小篆的“玉”字。皇太极看了,浑身冰凉乱颤,将那帕子收在袖中,往望便走。侍卫丫环在门外站了一地,见皇上醒来,吓得扑地跪倒磕头不迭,皇太极顺起一脚,将个侍从踢倒,一言不发,径自去了。唬得其余一干仆从惊疑不定,一边磕头求饶,一边悄悄儿地使眼色叫外边侍候的人赶紧往前堂报信去。

第99节参汤是一柄双刃剑(5)

待到多尔衮得了信儿,并不知为着什么,只好整顿衣帽忙忙追来,皇太极已将出府,直追到殿门廊下方赶上了,多尔衮因紧着行礼问候:“皇兄怎么这便要走?是臣弟哪里招呼不周?”

皇太极看也不看他,只打鼻子里愤愤地“哼”了一声,甩袖子便走。倒把多尔衮惊了个愣,立得旗杆样儿,一动不动,眼睁睁看着皇太极去了,究竟不知到底是哪里得罪了他。

皇太极回到后宫,径自往永福宫来。大玉儿率着一众宫人跪接了,皇太极点一点头,面无颜色,只道:“玉儿,你跟我进来。”又叫:“忍冬出去!”

忍冬不明所以,只得带着所有服侍的人一同出去,既不敢捱近,也不敢走远,怕随时招呼着,只得都坐在房檐儿底下听宣。

庄妃看到皇太极这般做作,又知他是从睿亲王府里来,便已猜到三分——此情此景梦里心里也不知过过多少个遍儿,倒也并不惊惶,只温婉地笑道:“皇上将人都遣去了,只得臣妾亲自服侍您。皇上先略坐片刻,我外间刚煎了参汤,这便端一碗来给皇上醒酒。”

参汤?皇太极听着刺心,益发想起另一宗往事来。当下倒不急着先问帕子的缘故,只向庄妃道:“玉儿,你老实说,那年你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劝降了洪承畴?”

庄妃不意于此,倒吃了一惊:“怎么?”

皇太极淡淡地道:“没什么,我只是想听到实话。当初,你告诉我是用一碗参汤唤醒了他的思乡之念,求生之志。我信了你。但是,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不会的。”

庄妃献上参汤来:“皇上,喝一口吧。”她进前一步。只能进,不能退了,没有后路。

“略尝一尝。”她媚笑,笑得几近凄厉。是他逼她出手的,是他将她逼到了绝路,逼得太紧了,简直逼上梁山。

本来不需要这样急,本来还有余闲,本来尚可从容。是他逼她的,退无可退,便只得进。

“皇上,喝一口吧。”她继续劝着。

她劝得这样殷切,笑得这么卑微。让他无法拒绝。他只得接了,喝了,咽了。喝了她的参汤,便先软了几分气势,把满腔愤怒换成深深叹息:“玉儿,你当初也这样劝洪承畴来着?我早应该想到,洪承畴一代名将,铁骨男儿,不惧强权,不慕富贵,万车金银放在面前都不会动心,一碗参汤就可以让他低头?”

庄妃自知无幸,已是豁出去,笑问道:“皇上,您到底想说什么?”

“告诉我实情!”皇太极上前一步,抓紧庄妃的肩摇撼,“我要知道真相!”

庄妃忍着没有呼痛,只平静地望着皇太极,一字一句地说:“真相是洪将军降了您,这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皇太极一窒。

“结果最重要。至于用什么办法劝降,又何必细问?”

皇太极松了手,连退几步,惊愕地看着庄妃。这个自己同床结发十八载的女人,他觉得就要不认识她,是她成长得太快,还是,他根本从来就没有看清过她?

她是这么美,成熟娇艳,正是一朵花开到最盛的时候,身体每一寸肌肤每一块骨骼都发育得匀称妖娆,浑身向外散发着一股逼人的女性魅力,只有瞎子才会看不见她的美,只有石头人才不为她心动。

可是,自己就是那样一个明目的瞎子,心软的石头。只为,自己的眼里只有皇权,只有战争,只有逐鹿中原的霸气和斗志。是的,结果最重要,他太沉迷于胜利的喜悦,太在乎胜利,于是,忽略了许多细节,忽略了眼前这个女人的美丽,更忽略了她的心机,她非同寻常的胆识和手段,以及毫不逊于自己的强大野心。

一个女人的身体是她最原始也是最强有力的武器,如果她不能用它来降服自己,至少可以用它来降服敌人,继尔,以降服的成绩来赢得自己的信任与重用。

遍根到底,自己还是败在这女人的原始武器之下,通过洪承畴的被打败而间接被打败了。

当他嘉奖着她的成功的时候,其实就是彰扬自己的失败。

是失败,更是耻辱!只要是男人都不能忍受的耻辱!

蓦然间,许多往事撞上心头,围绕着庄妃所发生的一切意外:绮蕾的流产,睿亲王妃的死,八阿哥的死,九阿哥的早产,多尔衮形迹的可疑……难道……一阵心悸,皇太极忽然抚住胸口,一口鲜血喷出。

腥红的血,夹着参汤特有的气味,喷溅在床帏上,艳如桃花。

又是参汤。他忽然明白过来:“你没有给洪将军喝参汤,却给我了!好!玉儿,玉儿……”

他的话没有说完。他死了。

庄妃亲手为他除去外衣,将他的尸身平放在床上,然后,才打散自己的头发,惊惶地叫喊起来。

第100节坐拥天下称王称后(1)

皇太极死了。死于心肌保塞。享年五十二岁。

太医含含糊糊地说,这是由于房事用功太过的缘故,一时血气上涌,抵挡不住,遂使心悸而死。其死状,与当年的睿亲王妃如出一辙。

也有的说,皇太极这一向就有头昏晕眩的症状,并不是突然病发。不过是今儿在睿亲王府喝了酒,原本兴奋太过,几下里凑成一处,遂使血气奔涌不调而致命。

总而言之,皇上驾崩了,在史书上留了一笔“无疾而终”。并在庄妃的床上,以自己生命的终结完成了这女人后宫争宠战最后的胜利。

最完美的胜利——皇太极死在她的床上,还有谁能比她更彻底地拥有他呢?

男人的身体,男人的生命,还有,男人全部的思想与爱恨——他在生命最终念着她的名字死去,念得切齿铭心,无论,那是不是为了爱。

后宫嫔妃哭得死去活来,那哭声中的意义复杂非常,有嫉妒,有惊慌,有真正的伤心,也有虚浮的窃喜——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谁知道谁会登基,谁知道谁会得势,谁知道谁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呢?

豪格之母、继妃乌拉纳喇氏的身份忽然前所未有地重要起来,东西侧宫妃子一天三遍地前往请安,聚会得比五宫尤频。人们纷纷议论:自古至今,皇上死了,都是太子继位。皇太极虽然没有立过储君,可是长者为尊,豪格自是理所当然的太子呀。

她们的猜测倒也不是空穴来风,前朝关于豪格继位的传言的确风传日盛,尤其以两黄旗为首,都歃血盟誓:认为豪格是先皇的大贝勒,又是战绩彪炳的肃亲王,历年来南征北战,功绩赫赫,由他继承帝位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并打出了“父死子继,立嫡立长”的旗号来,拥肃亲王豪格为帝;

但是两红旗的将士一致提出:早在奴尔哈赤时期,代善就曾一度摄政,如今非常时期,非德高望重的礼亲王不足以服众;

阿济格与多铎则带领两白旗强烈声援他们的兄弟多尔衮:当年奴尔哈赤临死,曾遗命大贝勒代善继位,而后传给多尔衮,却被皇太极夺了先机。如今皇太极驾崩,帝位难道不该还给多尔衮吗?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代善本人的赞同。他在这个多事之秋里不避嫌疑,私访睿亲王府,禀烛夜话,老泪纵横:“多尔衮,我欠你母亲一个人情,十几年来,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让我不能安心。况且,当年先帝驾崩,也曾经命我继位,等你年长后再传位于你,现在,你既然有意夺回王位,我自当全力扶持,与你共进退,以慰你母亲在天之灵。”

帝位之争渐渐升级,索性连奴尔哈赤时期的疑案也一并被重新翻出来,大福晋的惨死被人一再提起,皇太极与小埃晋德因泽矫旨另诏窜位登基的隐秘也揭穿了,这叫两黄旗的人怒不可当,纷纷指责两白旗对先皇不敬。

然而到了这种时候,谁又顾及得到敬与不敬这样的小事呢?倘若多尔衮登了基,他就是天之骄子,又需要敬谁去?

黄旗的人因此意识到,如果真是多尔衮登基,那么首先发难的一定是自己人。多尔衮已经恨死了皇太极亲领的两黄旗,他已俯首称臣这么多年,一旦得势,怎么可能饶过自己呢?

这已经不是帝位之争,而是生死之战。两黄旗的人因此更坚定了拥戴豪格的心,口口声声要辅佐皇太极的正宗嫡系登基,而决不许皇权旁落。他们看得清楚,礼亲王代善已经一面倒地站在了多尔衮那边,他虽已年迈,但是资历老、地位高,手中仍握有两红旗的实力,他的支持与反对可以直接左右事态的发展。单以两黄旗的力量是不足以与多尔衮抗衡的,他们要想继位,必还得争取包多的声音,同等的支持,那就两蓝旗。镶蓝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虽然他不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但他的向背却对各派系有着重大影响,也是惟一能与礼亲王代善同重量级的人物。因此豪格与他的亲信,在这段日子里频频私访郑亲王府,忙得夜以继日。

按照朝规,初十日一天,王公大臣俱持斋戒,诸王率固山额真每早往灵堂哭临一次,凡此七日,十三日之内举国禁止屠宰。然而这些都只是一个形式,诸旗主亲王最关心的,仍然是帝位之争,而争论的焦点,渐渐集中在大贝勒豪格和十四爷多尔衮身上,双方旗鼓相当,各不相让,渐成水火。

一场八旗混战势在必行,一触即发。

然而就在这个晚上,庄妃大玉儿又一次锦衣夜行,偷偷潜入了睿亲王府。没有丝毫寒暄过渡,她只用一句话就击败了多尔衮:

“不要争位,把皇位让给福临吧,他是你的儿子!”

无啻于焦雷炸耳,多尔衮被击得晕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

“福临,是你的儿子!”大玉儿一字一句,不容置疑,“多尔衮,你算一算日子,福临是你的儿子!我是在怀了他之后才邀请皇太极临幸的,就是为了掩盖怀孕的事实。”

多尔衮不能相信。可是又不能不信。他想起了那年端午朝堂上代善的代妃上疏,他听说过那份奏章,当时已经猜出是大玉儿的手笔,只是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志在必得地争宠邀恩。记得后来他当面问过她的,可是她笑而不答,只神秘地说将来会让他知道的。

原来事实是这样。她所以那么苦心竭虑地求得皇上一夕之恩是因为她怀孕了,怀了自己的儿子福临!自己有儿子了,那就是九阿哥福临!埃临是自己的儿子!自己亲生的儿子!

多尔衮渐渐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接着喜悦之情就像波浪般地一浪接一浪地奔涌而来,他抱住大玉儿叫道:“你说的是真的?福临是我的儿子?是你给我生的?”

大玉儿幸福地笑着,重重地点头:“是的,是我们的儿子!他长大了,就要当上皇上了!”

他要当皇上?多尔衮冷静下来,迟疑地看着大玉儿:“你要我拥福临当皇上?”

“是的,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庄妃一字一句地分析给他听,“如果你坚持要当皇上,虽然不一定不可能,但是两黄旗的人决不会轻易罢手,结果势必两败俱伤。然而如果你推福儿做皇上,他也是皇太极嫡子,那么两黄旗的人就无由反对。代善的两红旗是你这边儿的人,当然也不会反对;而我已经求准了姑姑,届时她会站出来说话,下懿旨立福临为帝的,虽然她已是先皇之后,然而到底也有些份量,何况我们科尔沁家族的人也不会等闲观之,这样,方方面面都没有足够的理由来反对福临登基,帝位之争便可以兵不血刃地解决,岂不为美?”

第101节坐拥天下称王称后(2)

然而多尔衮仍然迟疑:“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苦苦争战这么多年,难道是为了拱手让人吗?福临即使是我的儿子,但是他现在这么小,又怎么能服众望?”

“这个更简单了。”庄妃轻松地说,“就是因为他小,你扶他才等于立自己呀。我已经替你筹划好了,届时你只要自动提出拥福临为帝,自己愿意摄政辅佐,自然不会有人反对。那么实际的政权仍是在你手中。谁当皇帝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果你怕众人不同意,不妨再立一位佐政大臣与你并肩,一则可以争取多一位援助,二则也可以堵众人攸攸之口。”

多尔衮微微心动:“那便是济尔哈朗最合适。他是镶蓝旗主,如果我立他出来,那么两蓝旗便也可为我们所用。有这六旗支持,还怕那豪格做什么?”

庄妃笑道:“不止是六旗。两黄旗的口号是立嫡为继,可是福临也是嫡系呀,而且豪格之母只是继妃,我却是西宫侧妃,所以福临的年龄虽小,又无战功,但是出身却远比豪格高贵,只要立福临为帝,两黄旗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了。所以,你是八旗在握,必胜无疑。”

多尔衮点头沉吟,一时无语。

庄妃见他已经动摇,遂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更加知己说道:“多尔衮,今儿既然什么都告诉你了,我便彻底跟你说吧,你知道皇上是怎么死的?他是在你这里做客,看到了我送你的诗帕,窥破了你我的事,要回去同我算账呢。我自己的性命是不顾的,既然跟了你,便早晚等着这一天了;但是我不能不顾你的性命,为了不叫他有机会跟你发难,我便在参汤里下了让人心跳加疾加速的药,这才……”说罢故做惊惶状,拿帕子掩了面哭泣。

多尔衮见那帕子正是她旧日私自送给自己的那条,前些日子忽然不见了,还曾到处找寻过呢。细想起来,正是皇太极暴毙那是失踪的,自然是被他拿了去质问大玉儿了。如此说来,自己和大玉儿的事情已经暴露,若不是大玉儿当机立断,自己的这颗大好头颅还在不在颈子上都很难说了。思想至此,更无迟疑,决然道:“玉儿,你这样为我出生入死,不惜杀主保我性命,我还有什么可怀疑的?福临是我的儿子,他登基也就是我登基,他称帝也就是我称帝。既然你什么都想到了,我便依你,明天朝堂之上,只须如此这般,皇位江山,便是你我二人的了!”

八月十四日,议政王会议于崇政殿前继续召开,这已是争位议事的第五天。

大殿之上,握有旗主头衔的七位亲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以及多罗郡王阿达礼按品分坐,各执己见。

而七人之中,自是豪格与多尔衮的名字被最频繁地提起,而其中最为德高望重的当属礼亲王代善与济尔哈朗,两人偏又各有所倾,不肯同声同气。

大殿之外,两黄旗与两白旗的兵士剑拔弩张,将大殿守得水泄不通,只等一声令下,即以武力夺权。

风雷隐隐,刀光烁烁,一场厮杀在所难免。

然而就在这时,忽然一声娇啼,庄妃大玉儿浑身缟素自内殿奔出,冲入朝堂,跪在群臣面前,泪下如雨,颤如梨花,痛哭请求:“各位王爷,各位额真,请允许我、博尔济吉特氏以死殉主,跟随皇上。”

她说:“我是皇上的宠妃,皇上深爱之人,皇上既死,我理应追随皇上于地下,永侍皇上身边。”

口口声声,一句一个皇上,是求告,更是示威。

所有的人都被这出乎意料的一幕给惊呆了。惟有多尔衮首先站出来反对:“万万不可,这两年来,庄妃娘娘陪侍皇上左右,兢兢业业,克己自持。皇上与我们兄弟闲谈时,每每说有庄妃陪伴批阅奏章,神清气爽,事半功倍,并且特许庄妃与闻朝政。如今皇上驾崩,新帝推选在即,正是用着娘娘的时候,焉能轻谈牺牲?”

接着众大臣也纷纷清醒过来,连声劝慰:“九阿哥年纪尚幼,皇上在天有灵,也是不忍心看你母子生生分离的。”

庄妃跪在地上,哭了又哭,谢了又谢,将额头在青砖石上磕出血来,可是她的心底在笑。以退为进,她又胜一招,胜得相当光彩。

而且,她以这种鲜明的方式让所有的臣子都注意到了她,认识了她,并且同时省起,她有一个儿子叫福临。福临,也是皇上的嫡子呀,也同样有着皇位继承权的呀。

而且,她的母亲是这样的娴淑贞烈,德才兼备,如果福临登基继位,庄妃是有能力担起辅佐幼帝这个责任的。

于是,就有正黄旗犹犹豫豫地开口了:“或者,九阿哥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继位人选。”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一愣,只觉出乎意外,竟然一时无声。

又是多尔衮率先表态:“如果福临登基,我没话说,甘愿同郑亲王共任辅臣,为幼帝左膀右臂。待福临年长之后,再归政于王。”

济尔哈朗一愣,原本以为这里没自己什么事儿的,最多只是拥立豪格登基后可以偏着自己这方一点,如今却忽然冒出一个辅臣来,这样说来,倒是福临登基自己的实惠最大了,因为无论是代善、豪格、多尔衮还是多铎继位,都会独断专行,加强自己一旗的势力,可是福临只有六岁,他的登基只是一个形式,皇位等于仍然虚位以待,而自己既然做了辅臣,国家大事那是已经坐了一半交椅了,哪有不从之理,于是立刻表示:“睿亲王既有效忠之心,老臣当然无可退让,自当鼎力相助。”

两黄旗诸臣相顾,暗自盘算,无论是豪格还是福临,只要是皇太极嫡子继位,两黄旗就仍是天子自将之旗,地位显赫,遂也都嘻笑点头:“只要是先皇嫡子,我们一视同仁,理应报效。”

豪格自知大势已去,眼看着情况急转直下,因为太过出乎意外,反而一时想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来,只好支吾点头:“皇弟登基,我无异议。”

至此、红、黄、蓝、白八旗再无异议。

丹墀之下,居然再无一个不同的声音。

历时五天五夜的皇位之争,竟这样戏剧性地得到了解决,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意外地达成了共识——六岁的九皇子福临登基,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为辅臣。

庄妃立在凤屏之后,露出胜利的笑容。

这就是她要的结果——出其不意,出奇制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她熟读历史,不会不知道那著名的断腕太后的传说,辽太祖阿保机未立储君而猝逝,述律皇后自己上殿申请以身殉主,因其子年幼而被群臣劝阻,遂自断手腕入棺陪葬,以此感动了群臣,遂立幼子为帝,而述律被尊为太后。

现在,庄妃大玉儿重演了这一幕,一样地刚烈忠贞,一样地请殉不遂,一样地立子为帝。惟一的不同,是她才不肯断腕。

她不舍得,她也不需要。因为她有多尔衮。

她还要留着这双手抚摩她的情人、取悦摄政王殿下呢。

第102节坐拥天下称王称后(3)

多尔衮没有辜负她的深情与厚意,更没有违背她的意志与心愿,他大度而决然地把帝位让给了幼皇福临,甘愿退居为摄政王,一锤定音。

丹墀之下,她刚才跪拜磕头的鲜血犹自殷然,似桃花,更似旌旗。

现在她明白先帝临死时吐出的那口鲜血像什么了,那一口溅在永福宫床帏上的桃花血迹,正是皇太极亲手授她的一面胜利之旗,更是玉玺的猩红朱泥!

“这是卤簿,这是法贺,这是伞扒、仪刀、弓矢、枪、殳戟,这是麾氅、幡幢、节钺、仗马,这是星御仗、引仗、吾仗、旗、瓜、静鞭、品级山……”

次日午后,多尔衮亲自引着庄妃与九阿哥来到珍放朝仪的銮驾库房,一一指点与福临,说明名称及用途,以及行登基礼时皇上的行为规范。

满室里金碧辉煌,耀眼生花,福临一行答应,一行心中暗记。

这个记忆皇家仪仗的过程,也就是福临一点点接近金銮宝座的过程,每记住一样,他就在心里对自己说一遍:我要登基了,我要当皇上了。

当走出朝房的时候,他已经学会了用“朕”来称呼自己。

他被忍冬带回了永福宫休息,但是庄妃和多尔衮没有。他们仍留在仪房内,看着那些仪仗礼器,体味着成功的不易与快乐。

终于得到了,进入到皇家銮仪库的一刻,足以与登上金銮殿相媲美。这些美丽的礼器,它们象征的是无上的权力与威仪,价值远远超过本身,尽避它们本身已经是世上最宝贵的金珠宝玉。

多尔衮抚模着那些礼器,把玩着他原本唾手可得却又失之交臂的皇位,百感交集。又一次,又一次他放弃了应得的皇位,为了一个女人——那女人想她的儿子称帝,于是他便屈服了。

如果母亲地下有知,她看到这一幕是会欣慰还是会愤怒?

大玉儿沉静地看着多尔衮,她的爱人,她儿子的父亲。不必任何言语,甚至不需要一个对视的眼神,她已经清楚地读懂了他心中的不舍与不甘。她微笑了,既然知道用什么方法从他的手中拿走皇权,自然也就明了该用什么方法让他仍然拥有得到的感觉。要一个人牺牲不难,难的是如何让他心甘情愿地牺牲了,却还以为自己在得到。

她慢慢走向他,亲手服侍他宽衣解带,为他一一穿上那龙袍,系上那玉带,递上那权柄。她自己,却并没有穿戴起那凤冠霞帔,相反地,她把它们堆在自己的周围,然后面对多尔衮,微笑着,一件一件,一层一层地,月兑去自己的衣裳。

她已经三十岁了,正是从青春走向成熟的当口,却还不曾衰老,只是熟得透了,浑身的肉都有了一种热力,是即将发福却还没有发起来的,那样一种霸气。

当她赤果着身体,站在那些凤冠霞帔间,那的成熟的女人的就额外地有了一种收获的意味,仿佛金秋等待收割的稻麦,随风摆荡。每一阵波动都是一种诱惑,欣喜的,热烈的,肉欲横流的,仿佛不是生命给了活力,而是自身有了活力似的,可以月兑离思想而存在,甚至月兑离而存在,因为它就是本身,就是诱惑的根源。

然后,她就这样赤果着跪下,跪在她男人的脚下,抚模着他,取悦着他,以一种服从的姿态,莺声燕语:“臣妾给皇上请安。”

巍峨的龙袍,赤果的女人,没有比这更加令一个男人自豪而且兴奋的了。这才是真正的胜者为王,这才是真正的梦境成真,这才是真正的坐拥天下,称王称后!

就在这珍藏皇家权仪的銮驾库内,就在侍卫的层层把守之中,大玉儿,这先皇的遗妃、新皇的母后,和当朝摄政王多尔衮,在皇上登基大典之前,先预演了一场小辨模却是空前绝后惊世骇俗的登基典礼。

或者,这才应该是真正的皇上登基。

因为他与她,才掌握着真正的皇权,拥有着整个的天下。

然后,他们便同时扯掉龙袍玉带,赤果着拥抱在一处,扭滚在一处,纠缠在一处,纵心纵欲地用他们的方式来宣泄最满足的快乐。

这是庆功的日子,大局已定,他们志得意满,心花怒放。还需要再忌讳什么人呢?他们再也不必偷偷模模地来往,什么叫苦尽笆来,什么叫心想事成,什么叫春风得意,这就是了。

狂潮退后,偃旗息鼓,他们看着那些龙袍凤冠,没有再重新穿上它们,却心有灵犀地对视一笑,走过去,端端正正地并肩坐在了龙袍之上,坐在了天下万众的头顶。

称王称后,坐拥天下。他们,真的做到了。

且说因皇上贴身侍卫及太监一并受命殉主,议命传出,举宫又是一番忙乱。忽然又闻得衍庆宫淑妃娘娘的贴身侍女剪秋撞墙而死,赤胆忠心,仆代主殉。

众人都以为异,惟有迎春和忍冬却心里明白,剪秋哪里是殉主,殉的倒是大太监陆连科才真。两人兔死狐悲,少不得又大哭了一场。

迎春道:“以前我听说过,敬事房里的那些太监,在死后要把命根子和身体合葬,这样才算是全尸,下辈子才有机会重新投胎做人。不然,就找不回自己的命,投不成胎,做不成人啦。要是家里有几个钱的,还要替公公买个名义媳妇,把八字和他的一块儿烧了,死后不至做个孤鬼。剪秋这孽障既然痴心至此,竟比人家真夫妻还仁义,若是能将他二人合葬,想他们便做了鬼,也会含笑的。”

忍冬难道:“话虽是这么说,但这怎么可能呢?太监们守着皇陵,剪秋是顶着淑妃娘娘的名头殉的皇上,棺柩另在一处,如何合葬?难道我们两个能把尸体偷出来掉包儿不成?”

迎春道:“虽不能偷运尸体,然而一两件体己并生辰八字要想掉包儿还不难。”

忍冬省道:“果然是好主意。咱们想法子买通给他们装裹的人,将他们两人贴身小衫儿换过,两个的生辰八字儿在红纸上写了,缝在衣襟里,再替他们办个冥婚,两人便到了地下,也不至于分离两地了。果然他们的魂儿能遇上,厮守拉扯着,再一同投胎做人,来世果然做个真夫妻,也不枉了剪秋这一撞了。”

两人计议已定,各自行事。

第103节坐拥天下称王称后(4)

便在这时,宫里却又传出一项大新闻——继庄妃娘娘以退为进的假意请殉、淑妃娘娘李代桃僵的仆替主殉之后,关睢爆真的有一位娘娘投环殉主了,这便是绮蕾!

那绮蕾自从皇太极装殓入棺就请允了哲哲皇后,素服截发,前往守夜陪棺,斋戒斋宿,已经接连五日夜。到了第六日,她已经想彻因果,下定决心。

明天就是下葬的日子了,与她恩怨纠缠了十二年的皇太极将永远地离开她,独赴黄泉。曾经她那么地希望他死,两度铤而走险,冒死行刺。现在,他真的死了,却不是死在她的手中,更不是死于她的意志。

她现在比任何人、比任何时候都更希望他活着,活着,宠爱他们的女儿,看着女儿长大。他死了,建宁怎么办呢?

绮蕾的眼中没有泪。她早就是断绝了尘缘凡欲的人,早就越足槛外了,是哲哲将她拉回来的,是皇太极把她拉回来的,是建宁把她拉回来的。然而现在,皇太极死了,保护建宁的人死了,哲哲的丈夫死了,她,还有什么理由活着?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本是干干净净地了断了的,本是梅花树下参仙了的,为什么却又重新踏入尘寰、纠缠、甚至生下女儿了呢。女儿,建宁,这是她最牵挂的,却正因为对她的牵挂,对她的保护,对她的防患于未然,而叫绮蕾清楚地预见,她自己,是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一日,皇太极出殡的前夜,她终于站起来,一步一步,走向永福宫,走向黄泉路。

“回娘娘,关睢爆求见。”忍冬肿着眼睛,含含糊糊地禀报。

大玉儿正与多尔衮喝茶,闻言一愣,不禁踟躇。连多尔衮也惊讶地回过头来,满月复狐疑:绮蕾何以求见永福宫?有什么事,该找清宁宫才对呀。难道她守夜守得通灵,窥破天机了?但是绮蕾按说不是那种轻举妄动的人,便是猜破皇上死的蹊跷,也必不敢说出,却又来?却也惟有端正了颜色,说一声“请”。

他们早已不再避人,摄政王与皇太后商议政事,谁敢说个不字?因此多尔衮并不回避,只仍坐着饮茶。

忍冬打起帘子来,绮蕾拉着建宁,由素玛陪着进来,一进门便叫建宁给庄妃跪下。

庄妃见绮蕾已经恢复了禅家打扮,更加惊异,忙命左右:“快扶建宁格格起来。这是怎么说的,好好儿的跪什么?”

绮蕾只不许建宁起来,并连自己也跪下了,清清楚楚地道:“绮蕾请求庄妃娘娘看在相识一场的情份上,照料建宁。”

庄妃微微吃惊,问道:“这是从何说起?”

绮蕾道:“先皇待绮蕾恩深义重,今不幸乘鹤仙去,绮蕾自该请殉。惟有幼女建宁,是绮蕾心中一份牵挂,故来托付娘娘,求娘娘看在绮蕾份上收她为女,绮蕾在天之灵也是安慰的。”

庄妃大惊,劝道:“你这是何苦?”

绮蕾低了头道:“绮蕾心意已定,娘娘不必相劝。绮蕾初进宫时,原是住在永福宫的,承蒙娘娘照看我,一直无以为报。如今又以托孤烦扰娘娘,是绮蕾不该,求娘娘恕绮蕾无状。”又指着素玛道:“她原本是娘娘的亲姐姐宸妃的使女,后来跟了我,虽不如以前聪明伶俐,却最是老实听话,也求娘娘收留。”

听到这一句,连多尔衮也是动容变色,心知这绮蕾已经算无遗策,将所有的后路都想得清楚:她知道,福临要登基了,庄妃要做皇太后了,她不会放过她们母女的。除非,她主动请死,而将女儿托庇在仇人的翼护下,而素玛的陪伴,则是为女儿的平安长大找了另一份护惜,是没有办法中的惟一办法。

为了声名,庄妃势必会对建宁很好,很慈爱。所以,绮蕾的死,正是为了保全建宁平安的生存。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建宁获得生机的惟一理由。

多尔衮真正地服了绮蕾,那一刻他知道他在战场上的英勇实在不算什么,所有被歌颂的勇武有力也都不算什么,在一个母亲的毫无惧畏的牺牲前,那些蛮武的表现肤浅至极。

他想到的,庄妃也都想明白了,面对一个聪明人,她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多说什么。绮蕾是非死不可的,既然她自己请死,便也省了自己的手势;建宁是不能死了,然而一个小小榜格,活着便活着,在自己的庇护下活着,成就自己贤良宽恕的美名儿,也没什么不好;至于素玛,正像绮蕾说的,她不够聪明伶俐,那更好,要的,就是她这份不聪明,却忠心。

于是,庄妃放软了颜色,温和地说:“绮蕾,那么你就放心去吧,不论是建宁还是素玛,我都会善待她们,让你在天之灵安心。”

建宁是早已经被教过了的,从进门来便没有说过一句话,直到这时候才磕了一个头,对着庄妃喊一声:“额娘。”重新抬起头来时,小脸上已经满是泪水。多尔衮满心叹息,他看着那小小的公主建宁。他在她的眼中看到一种熟悉的神情,一种破碎的东西,一种痛楚的阴影,他知道,那是死亡。

当年大福晋的悲剧在今天的永福宫里重演了。

然而母亲却分身成了两个人,一个是绮蕾,一个是大玉儿。这两个人都以殉葬为名,以退为进,一个是为了保福临登基;一个是为了让建宁偷生。

母亲临死前夕的话响在了耳边,那天,盛妆的大福晋抱着自己,定定地看着大贝勒代善,期待地问:“我死以后,你们两个,真的可以继承汗位吗?你会替我照顾我的三个儿子吗?”

代善回答她:“福晋放心,我一定不叫弟弟们吃亏。”

母亲是这样子去的,临去之前,还曾笑了一笑,笑得那么美,那么凄婉。母亲是为了保护自己才自愿殉葬的,绮蕾又何尝不是?

且她的选择较之母亲更为主动,英勇,彻底且决绝。

第104节坐拥天下称王称后(5)

他的心强烈地疼痛起来。如果说他给了大玉儿自己一生的事业与爱情,那么他不了解自己给过绮蕾的是什么?知己之情?同仇之义?他看看绮蕾又看看大玉儿,一时竟恍惚起来,不知道她们哪一个更像是母亲,更值得自己保护。

他只有对自己说:绮蕾的托孤,不仅仅是冲着大玉儿的,也是冲着自己。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里,他一定要保全建宁公主平安。

他愿意相信自己的这一推断,这使他觉得他和绮蕾之间仍有一种默契,一种血脉相连的同情知己,一如当年她在睿亲王府的时候。他们之间早已没有了盟约,也没有了亏欠。然而每当他看到她,仍然还会感到那种熟悉的心痛。他曾经射过她一箭,差点要了她的命;而他又接她入府,千方百计挽回了她的命。他气过她,也帮过她。如今,她的生命再一次走到尽头,是她自愿的。而他竟不能留。

他不能留。他不是皇太极,庄妃和绮蕾之间,他只能选择一个。

他只能选,他儿子的母亲。

庄妃大玉儿听到绮蕾的种种说话,也不能不佩服,见她既然想得如此通彻,自己倒不必再做虚辞掩饰,遂亲手拉起建宁来抱在怀中,又招呼素玛过来站在自己身边。

素玛却忽地福至心灵,若有所悟,抱住绮蕾的腿哭道:“格格,格格,你怎么又要走?怎么又不要素玛了?”

绮蕾看也不看她,只冷冷地道:“素玛,你又发疯了,我不是你的格格,庄妃娘娘才是。”

素玛糊涂起来,愣愣地瞅着庄妃半晌,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将手一拍,又重复给庄妃磕了一个头,憨笑道:“二格格,咱们又在一块儿了。你要不要骑马?我去刷马。”

庄妃听她沿用的仍是当年在家时的称呼,倒觉心酸,拉着她的手道:“好奴才,你是我姐姐最忠心的人,打小儿就在我家服侍我姐姐,现在你主子把你托了我,也是你我有缘,以后,你就跟了我吧。”又命忍冬带她去换衣裳。

素玛糊里糊涂,凭忍冬拉着去了。建宁却挣月兑庄妃怀抱,跳下来走到母亲身边,抱着腿哀哀地道:“额娘,建宁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额娘不要我了。额娘,你能不能再抱一抱建宁?”

她的话,让多尔衮这样昂藏七尺的大男人也禁不住眼角润湿,绮蕾却忍着心,只做没听见,对着庄妃深深拜下去,行诀别大礼。

庄妃于心不忍,劝道:“你就再抱一抱她吧,别叫孩子心里一直留着遗憾。”

绮蕾这才低下头,猛地抱住女儿,将脸埋在女儿尚散着乳香的发间,深深嗅闻。建宁原先因为大人教过不许哭,故进门后一直忍着,然而一旦投入母亲怀抱,却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额娘,别不要我呀,建宁以后会学乖的,额娘,你抱我,别放手呀。每个阿哥格格都只有一个额娘,为什么你要我喊别人叫额娘?我不要叫别人额娘,我只有你一个额娘呀。额娘,别跟我分开,抱紧我……”

绮蕾肩上猛地一震,手上微微用力,将女儿紧紧一抱,转身放下,撒手便走。自始至终,她的脸上没有一丝悲苦,并且在她放下女儿后就再也没有回头看一眼,无视于她至爱的女儿凄厉的哭声,一直地走出去,走过永福宫的长廊,走向死亡。

她的脚步并不见得沉重,也不踌躇,只是比平时略见急促。但是经过门槛时,她停了一下,弯来,拾起一只断了翅的蝴蝶,将它轻轻地放在一丛兰花树下,便继续往前走了。

那一刻多尔衮清楚地了解到这是一个感情有多么强烈的女子。在她即将放弃这个世界,甚至连人类最根本的亲子之情都决意放弃的时候,她却在一只蝴蝶的归宿里流露出了无限的情意。

所有的人都没有说一句话,她也没有再说一句话,直到宫女们从梁上解下那条白色的绫,人们都没有就这个殉葬的妃子再多说一个字。

[快捷键:←]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玫瑰言情网拒绝任何涉及政治、黄色、破坏和谐社会的内容。书友如发现相关内容,欢迎举报,我们将严肃处理。

作品后宫内容本身仅代表作者西岭雪本人的观点,与玫瑰言情网立场无关。
阅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确有与法律抵触之处,可向玫瑰言情网举报。 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玫瑰言情网均不负任何责任。

玫瑰言情网做最专业的言情小说网,喜欢看言情小说的你,请记住我们的网址www.mgyqw.com